新浪财经

最严重“缺电”年倒逼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

2011年07月23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用电紧张的形势也渐渐开始扩散,高耗能产业面对拉闸限电也使出浑身解数来降低企业损失,避免受“重伤”。而对于今年的“缺电”,有不少业内人士把矛头直指高耗能产业,认为当务之急是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而转变我国经济发式是长期发展的根本所在。

  高耗能产业

  被指为“罪魁祸首”

  受电煤价格高、水电出力少、高耗能产业反弹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的供电压力格外紧张。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此前表示,预计今年用电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如果情况加剧,电力缺口甚至可能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许永盛此前表示,今年局部地区提早出现电力供需偏紧,主要的原因是用电需求过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度一些高耗能企业因要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而降低产量,而值此十二五开局之年,企业开工率大增,用电量也随之猛增。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重工业合计用电量达13932亿千瓦时,增长12.0%,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9%。其中前5个月,钢铁、建材、电力、化工、有色和石化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2.7%,高耗能产业仍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面对今年淡季不淡的缺电问题,有业内人士人把矛头直指高耗能产业,细究今年用电量激增的原因,高耗能产业是罪魁祸首。今年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已接近去年7、8月份迎峰度夏时段的用电量,这种不合理的用电需求大大增加了用电负担。因此,要破解“缺电”,首先必须遏制高耗能产业的规模扩张,要充分利用能源资源约束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高耗能产业

  积极应对避免“重伤”

  “在缺电的情况下,最先限电的肯定是高耗能行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表示。

  发改委上调今年4月、6月分别调整上网和非居民电价,这样做一是为了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二是抑制高耗能企业用电。在夏季用电高峰期,一些高耗能产业面对“开三停一”、“开五停二”拉闸限电的现状,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将限电的损失降到低点。

  今年限电对象仍以高耗能的钢铁业为突破口,钢铁企业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宝钢集团今年5月便拟定了合理安排避峰用电生产优化方案,在6-9月份用电高峰期,对其上海生产基地实施一定的限电措施。沙钢集团也表示,将尽量错开高峰使用低谷电,用电高峰期安排主要冶炼设备停炉大修,另外还开足马力增加自发电量。

  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国钢材产量为7315万吨,同比增长8.3%;5月钢材产量达7637万吨,同比增长10.6%;6月中国钢材产量为7872.67万吨,同比增长率为14.81%。其中上半年中国钢材产量为4.37亿吨,同比增长率为12.78%。

  单从钢材上半年的产量来看,限电与提高电价似乎并未影响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相比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则陷入了加速洗牌调整的进程。

  今年不断攀升的煤价增加了水泥生产成本,同时限电则抑制了水泥企业的产能释放,在成本上升与产能下降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水泥价格不断走高,表面上看涨价似乎能够补偿部分企业限产所造成的损失,而实际上,小企业因限电面临停产,而大企业则需控制部分产能。

  据记者了解,从今年5月1日起南昌对部分生产企业执行“开四限三”分片轮休制度。到目前为止,江西南昌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水泥粉磨站面临减产或关闭。

  与小水泥厂相比,大水泥企业则拥有更有效的物流体系,在上下游拥有更多的议价权,在政府面前也有更多的话语权,应对缺电缺则显得更为从容。而对拉闸限电,大型水泥熟料企业对生产做出相应调整,普遍采用保“窑”关“磨”的做法,尽量降低限电带来的影响。

  当务之急是

  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的高耗能一方面拉动了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受到缺电的困扰。面对年年有的“缺电”,该如何去破解,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比如短期内理顺电价、推行市场化改革、增加电力供应、压缩不合理用电、加大电力跨区输送力度……然而对高耗能企业的出路,大家一致认为重在调整产业结构。

  林伯强教授分析称,想通过上调电价和限量来缓解缺电,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高耗能产业的扩张速度,但这些企业不会因为电价小幅上调而停止生产,借助缺电将一些高耗能产业,从而真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关键。

  卓创资讯分析师卢宁表示,实际上我国的水泥等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限电意味着限产,可以借此来淘汰一些落后企业,可以提高产能效率,缺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使高耗能企业的转型,这是其发展的长期出路。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的“缺电”很大程度仍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等问题所致。如果不首先解决高耗能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引导合理、理性用电,而片面去强调高增长,盲目追求电力扩容,当前多地季节性、局部性的电力短缺甚至有可能转变为全局域的电力短缺。从我国长期发展来看,要想有效解除“缺电”问题的困扰,仍需着眼于加快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刘伟)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