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6日 01: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娜
上周六(7月23日)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显然又成为A股市场又不得不面对的一次突发事件。世纪瑞尔、辉煌科技、特锐德等多家上市公司毫无疑问地被卷入此次事故的漩涡。
此次突发事件后,被基金业看好的一系列高铁概念股,自然是周一市场大跌的导火索和主力军。高铁概念股遭遇重创。投资者难免有这样的疑问:被卷入的个别A股上市公司,如果选择长期停牌,会不会进影响到基金自身的估值呢?
自牛奶行业爆出三聚氰胺事件起,A股市场近年来总会遇到一些足以对行业造成深刻影响的突发事件。日本大地震事件,给A股市场核电股产生了不小冲击。前期表现甚好的二重重装,中核科技、中国一重等上市公司,股价扭头直线下跌,跌幅超过20%不在少数。前不久爆发的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不少基金又选择夺路狂奔。股价跌停背后的成交席位上,机构身影不断出现。
类似的突发事件再次发生,基金应选择立即斩仓跑路,还是坚守等待和捕捉当中的机遇? ——抛售。
似曾熟悉的一幕,又再度出现。年初还风光的高铁概念股,昨日遭到猛烈的打击。高铁概念股中,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昨日成交都放出大量,换手率都猛然超过8%,股价几近跌停;时代新材的卖方出现三家机构席位,晋亿实业的卖方席位上也有机构跑路。
日本大地震事件后,国内核电行业发展的脚步放缓。瘦肉精事件后,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关注。昨日,多家券商研究报告显示,动车组事故会“让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铁行业减速”。而在人均铁路里程依然远远不足的情况下,高铁的发展似乎不会就此止步。
在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过程中,有基金公司选择了坚守,有基金公司选择了抄底,有基金公司立即逃跑,到底谁才是正确的?突发事件爆发后,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也同样考验着基金的应变能力。而基金做出的决策,其背后最大的支撑就是来自于整个团队所匹配的投研实力,对上市公司和其所处行业的洞察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