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福建:新起点上的新跨越

2011年07月27日 08:16 来源:经济日报

  7月的八闽大地骄阳似火。与天气一样火热的,是奋战在各个施工项目现场的建设者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从沿海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这块12.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处洋溢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豪情壮志。

  今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为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福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说,“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规划》明确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主线,科学把握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既是党中央对海西建设以往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福建新时期发展的更高要求;既是对海西建设的支持鼓励,也是福建干部群众的责任使命。”

  从2004年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以来,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这7年里,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海西建设势头愈发强劲。今天的福建,正处在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时刻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关口,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在这个重要关头,福建省委日前召开八届十一次全会,研究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动员全省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来自各地级市的党政一二把手以及省直部门的负责同志都对福建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大家谈思路,亮观点,议重点,凝聚了共识,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

  今年以来,福建全省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新成就:1月至6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财政总收入增长29.7%,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5.2%,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按照“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的思路和要求,各地的投资重点放在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农林水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2.2%,制造业、高技术投资分别增长51%、57.2%,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比全国增幅高26个百分点,投资额居全国第3位,全省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288亿元、增长27.1%。与此同时,福建抓紧落实去年底与中央企业合作洽谈会上的签约项目,目前签约项目已开工47个、总投资4396亿元,今年又新洽谈48个项目、总投资2906亿元。深入实施闽商“回归工程”,积极筹办第三季度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全社会民间投资增长45.6%,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8.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0.3%,创下2006年以来的新高。通过集中力量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以组织战役的形式,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五大战役”进展顺利,其中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72.9亿元,占计划建设的55.3%;十大新增长区域完成投资1826.2亿元,占年计划的59.2%;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0.1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59.4%;小城镇改革发展完成投资406.3亿元,占年计划的70.8%;民生工程建设战役也正按计划有序展开。

  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像考核经济发展一样考核民生工作,是福建省近年来加快民生保障工作的一大特点。通过集中财力办好49件惠民实事,努力使加快发展的过程成为民生持续改善的过程。今年1至6月,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633.2亿元、同比增长45.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0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15.4元、增长18.4%。福建省通过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了“双过半”,城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均完成超过70%。近年来福建大幅上调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抓好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超额安排了国家下达给福建的住房保障责任目标,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达9.84万套,竣工2.44万套。随着新农保制度实现全省覆盖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得到较大提高。全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改革,全面落实了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卫生公共经费明显提高。

  福建是一个革命老区集中的省份,近年来福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扶持老区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今年“七一”前夕,省委常委分7路到全省22个原中央苏区县,开展“访苏区、承传统、办实事、促跨越”为主题的走访调研活动,帮助老区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老区加快发展。先后出台了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衔接、相协调、相同步,在项目、资金、物资、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今年1至6月,省级财政支持老区发展的资金达205亿元,全省42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其中9个安排在苏区县、19个安排在老区县。同时组织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启动实施第三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造福工程”搬迁,将革命“五老”生活补助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进一步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构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的一项重要使命。围绕构建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落实国家赋予的“同等优先、适当放宽”优惠政策,近年来福建加大了闽台石化、汽车、精密机械、LED、电子五大产业对接力度,推进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建工作,两岸合作的第一个产业投资基金海峡产业基金投入运营。大力扶持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建设,在基础投入、土地经营权、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方面,积极支持台湾地区农民在闽创业发展。新增福清、惠安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大双向经贸和投资力度,成立大陆第一个在台商会,福建省经商务部核准赴台投资企业25家。上半年,闽台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列入ECFA早收清单中大陆对台降低进口关税商品6.3亿美元、同比增长20.1%。新批台资项目195个(含第三地),按可比口径,合同利用台资10.5亿美元、增长32%,实际利用台资17.5亿美元、增长23.8%。今年6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海峡论坛,共吸引台湾上万民众参加,论坛已发展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在扩大民间信俗和祖地文化双向交流方面,举办了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展演等一系列涉台大型交流活动。在推进教育交流合作方面,举办了闽台校企高峰论坛等活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今年安排27所院校142个专业招生6000多人,首个闽台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揭牌。1至6月份,来闽台胞59.6万人次、增长21%,闽台客滚直航运送旅客2.6万人次、增长1.2倍,对台空中直航运载旅客37.5万人次、增长55.9%,“小三通”航线客运量近70万人次。

  福建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为福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再度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正在向我们走来。

  上图 厦门长庚医院是大陆首家与台湾合资的医院,由于服务热情周到、医术精湛受到患者好评。

  本报记者 石 伟摄

  下图 福建三明市通过引进大项目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图为三明市的中国海西重汽项目。

  本报记者 石 伟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