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节能减排 理念先行_

2011年07月27日 13: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节能减排理念先行_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广学在向联合采访团介绍情况。

  

节能减排理念先行_

  采访团记者在参观燕京啤酒生产车间。摄影/杨涛

  

节能减排理念先行_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在向联合采访团介绍情况。摄影/杨涛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7日讯(记者朱旌 杨涛)中国的企业,是如何认识节能减排这个问题的?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又采用了哪些办法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采访团的东盟媒体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尤为浓厚,而26日对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采访,则给中国东盟媒体联合采访团提供了一个面对面接触企业的良机。

  “我们现在这个办公室的空调系统,全部采用蓄能制冷系统,晚上9点以后制冷,白天停止制冷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这样的好处,一个是避开用电高峰,另一个也能节约大量的电费”,26日上午,在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丁广学饶有兴致地向采访团谈论着燕京公司的“节能账本”。丁广学告诉记者们,“燕京始终注重更有效率的使用和调配有限的资源,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树立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

  1980年建厂之初的燕京啤酒的年产量是1万吨,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2010年的500万吨以上。燕京30多年发展的历程,实则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燕京啤酒刚成立不久,就和中国发酵研究所(中国发酵研究院前身)进行了厂方和科研单位挂钩进行合作,这也是啤酒行业第一家和科研机构合作的企业。2000年以后,燕京建成了国家级科研中心。企业对科研中心所有装备,全部安装国家级标准配备。中心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的原料、能耗、水的消耗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以科研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整套系统的循环利用设备。

  “你比如说废水的循环利用,现在有一部分我们用来进行锅炉除渣。一部分处理后的污水,转入卫生设备用于厕所的冲刷用水。我们在燃煤系统建立了蓄能装置,在高峰期和平时进行调节。制麦环节中产生的蒸气,重新回收到锅炉中再利用。 20年前,国内啤酒生产的耗水量,维持在1吨啤酒10吨水左右的水平,目前已经降到6吨的水平。”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引起了在座记者的浓厚兴趣。

  同样的理念,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之中,也得到了体现。26日下午,在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与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记者多安·常聊起了去年刚刚开通的亦庄线,“我们开发区内,有一条贯穿其中的城市轻轨,它的路线在10多年前开发区成立之初就已经规划好了,它的设计,考虑到了城市的发展,人流的分布,更重要的,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开发区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发展理念”。赵昕昕告诉记者,开发区对入区企业的控制非常严格,设定了一整套准入门槛和监控措施,“比如说环保指标,企业入区前,开发区会聘请专家对企业的产品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环保评估,入区后,还对厂区设定监控器,联网后进行在线监测,只要发现超标的情况,立刻指令企业停产整顿。”

  赵昕昕的一番话,在开发区内的企业里得到验证。在园区内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制定了严格的《企业环境管理标准》,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公司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对主要温室气体进行减量处理,减排温室气体95%以上,而通过节能,公司年综合能耗降低了25%”。

  “十一五”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每公顷已出让土地平均投资密度达到1181万美元、创造税收1063万元人民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以年均17%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24.1%的经济增长。目前开发区污水处理率已达100%;万元GDP能耗为0.166吨标煤,继续保持全市、全国开发区先进水平。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采访团的东盟媒体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尤为浓厚,而26日对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采访,则给中国东盟媒体联合采访团提供了一个面对面接触企业的良机。

  “我们现在这个办公室的空调系统,全部采用蓄能制冷系统,晚上9点以后制冷,白天停止制冷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这样的好处,一个是避开用电高峰,另一个也能节约大量的电费”,26日上午,在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丁广学饶有兴致地向采访团谈论着燕京公司的“节能账本”。丁广学告诉记者们,“燕京始终注重更有效率的使用和调配有限的资源,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树立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

  1980年建厂之初的燕京啤酒的年产量是1万吨,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2010年的500万吨以上。燕京30多年发展的历程,实则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燕京啤酒刚成立不久,就和中国发酵研究所(中国发酵研究院前身)进行了厂方和科研单位挂钩进行合作,这也是啤酒行业第一家和科研机构合作的企业。2000年以后,燕京建成了国家级科研中心。企业对科研中心所有装备,全部安装国家级标准配备。中心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的原料、能耗、水的消耗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以科研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整套系统的循环利用设备。

  “你比如说废水的循环利用,现在有一部分我们用来进行锅炉除渣。一部分处理后的污水,转入卫生设备用于厕所的冲刷用水。我们在燃煤系统建立了蓄能装置,在高峰期和平时进行调节。制麦环节中产生的蒸气,重新回收到锅炉中再利用。 20年前,国内啤酒生产的耗水量,维持在1吨啤酒10吨水左右的水平,目前已经降到6吨的水平。”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引起了在座记者的浓厚兴趣。

  同样的理念,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之中,也得到了体现。26日下午,在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与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记者多安·常聊起了去年刚刚开通的亦庄线,“我们开发区内,有一条贯穿其中的城市轻轨,它的路线在10多年前开发区成立之初就已经规划好了,它的设计,考虑到了城市的发展,人流的分布,更重要的,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开发区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发展理念”。赵昕昕告诉记者,开发区对入区企业的控制非常严格,设定了一整套准入门槛和监控措施,“比如说环保指标,企业入区前,开发区会聘请专家对企业的产品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环保评估,入区后,还对厂区设定监控器,联网后进行在线监测,只要发现超标的情况,立刻指令企业停产整顿。”

  赵昕昕的一番话,在开发区内的企业里得到验证。在园区内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制定了严格的《企业环境管理标准》,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公司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对主要温室气体进行减量处理,减排温室气体95%以上,而通过节能,公司年综合能耗降低了25%”。

  “十一五”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每公顷已出让土地平均投资密度达到1181万美元、创造税收1063万元人民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以年均17%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24.1%的经济增长。目前开发区污水处理率已达100%;万元GDP能耗为0.166吨标煤,继续保持全市、全国开发区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