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报告称仅15%小企业从银行融资 银根紧缩未引发“倒闭潮”

2011年07月28日 01: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刘佳

  中国中小企业群体倒闭潮是否将大范围涌现?

  昨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在京发布《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称,当下小企业并不存在倒闭潮。

  这一报告是经过对浙江省 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5家专业市场和12家当地银行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业进行了网上调研后最终形成的。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温州及东莞企业的接连倒闭现象是个案,不是整个市场的写照。

  调研发现,2011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环境不明朗的形势下,在连续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中,小企业仍然顽强生存,并不存在“倒闭潮”。

  此外,调研表明,有融资需求的小企业中,50%的小企业通过亲友借款和民间借贷融资,通过银行融资的小企业仅占15%,有22%的小企业从未获得贷款。

  不过,今年以来,确实有部分小企业遭遇“生存危机”。报告分析,以小企业面临的前三大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为例,2010年以来,压力系数分别达到了81.67%、81.43%和48.11%的高值,而在2010年以前,这样的系数仅为52.10%、55.56%和32.95%。

  接受实地调研的小企业主全都表示人均员工报酬较往年有所增长,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主表示,人均员工报酬增长率达10%至30%。调研发现,81%的企业主认为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是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以生产发光二极管的原材料“银”来说,每公斤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2000多元上涨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3400元。

  此外,人民币持续升值、区域电力供应限制、小企业结款方式改变等原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小企业的经营较往年艰难。

  对于今年部分中小企业的倒闭现象,胡晓明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投资高风险行业失败,二是市场的正常淘汰,一些小企业处于饱和且竞争过度的行业,或者低产能且产业升级失败,三是小企业主动停产待机。”

  报告结论认为,无论是在2008~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宽松,还是2010年至今政策开始收紧的环境下,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的最重要原因都是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是人民币升值、用工荒、融资成本高。宏观调控对小企业经营没有直接影响,最根本造成小企业经营困境的还是经营成本因素。

  事实上,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有。报告认为,这和相关金融制度和金融企业对小企业的相关政策长期缺位相关,和最近的银根紧缩政策事实上关系不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薛兆丰建议,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困境至少应该双管齐下:一是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市场而非政策来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浮动,从而使引入型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的治理;二是放宽银行融资政策,改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此外,还应该减免中小民营企业的税负,从而增强它们的经营活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