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本周推荐

2011年07月28日 07:18 来源:时代周报

  ☉报道篇

  中国高铁隐秘产业链:32家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作者:童然

  来源:7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23日晚间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两列列车发生追尾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也引起所有人对高铁安全问题的拷问。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高铁产业链中的上市公司无法逃脱干系。

  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达到史无前例的8426亿元,庞大的投资也催生了股市上蔚为可观的高铁板块。4月22日修订后的“十二五”高铁规划则把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以内,安排基建投资2.8万亿元,到2015年全国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如此庞大的投资,虽然不及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规划的在3.5万亿,但也足以催生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据21世纪网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实际参与到中国高铁链条中的有32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负责的是动车组和城轨地铁车辆;工程承包商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今创安达虽不是上市公司,但是也在这次事故中被挖掘出来。本次事故发生地温福线的防灾系统主要为今创安达提供。该公司在官方网站披露:“2009年7月,我们承接温福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集成任务,我们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该线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集成工作,与正线’四电’设备同时在2009年十月投入使用。”

  点评:对此次温州重大事故,有关发言人作出如是解释,“按照正常情况,列车不应该发生追尾,但它就是发生了。”这样的解释让人唏嘘不已。凡事必有因果,被几个雷就打懵了的“世界最先进”高铁,它的原因绝不会简单,这篇并不长的报道揭开了高铁神秘的产业链。

  ☉评论篇

  媒体与政治的危险携手

  作者:徐贲

  来源:7月26日《南方都市报》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过去2年里,与默多克集团的有关人员接触超过20次。担任过默多克旗下《世界新闻报》主编的库尔森是窃听丑闻的主要嫌疑人之一,而库尔森则曾担任过卡梅伦的公关顾问,这更引起了公众对媒体与政治携手的责问。默多克窃听事件已经从非法窃取私人信息扩大到媒体与政治的相互利用和携手,虽然还没有到相互“勾结”的程度,但也已经危害到了民主社会媒体独立于政治权力的根本原则。

  民主社会一向以信息自由,尤其是新闻自由为傲,只有自由的,不依附于权力,不受权力控制的媒体才能发挥它应有的社会功能:集聚公共舆论、协助公共辩论、流通真实信息和有效监督政府。默多克窃听门事件暴露出来的恰恰是这种被民主引以为傲的“新闻自由”是多么的脆弱,多么需要由公民社会不断予以监督和维护。新闻自由的脆弱与个人自由的暧昧是同一个道理。个人自由的底线是他的私人空间免受外界侵犯,同样新闻自由的底线是媒体独立,不受政治权力的干预。

  但是,自由并不只意味不受外力干预,而且还包含自由主体的自律。一个正派的公民不会因为自己有言论自由就用语言伤害他人,同样,一个严肃的报纸也不会因为享有新闻自由,就窃取私人信息予以公布。默多克窃听门的问题,正是在于它破坏了媒体职业伦理自律所要求的那种新闻自由。忧虑媒体与政治携手会对民主制度造成巨大的伤害,虽然未必适用于美国大多数的报纸,但也不是危言耸听。

  点评:新闻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民主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一直在汲汲争取与警惕捍卫的。但媒体作为权力监督者,其权力并非没有边界,非公众人物的私人领域就是媒体之手不应该伸及的地方,“伸手必被抓”,此次默多克的倒掉为媒体的自律上了生动一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