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中生因建言体育要健康获奖

2011年07月28日 16:58 来源:健康咨询报

  高中生因建言“体育要健康”获奖

  2011年7月24日下午,在国家发改委会议室举行的“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颁奖大会”上。发改委主任张平为陈彦宏这位唯一的在校中学生获奖者的建言献策颁发了二等奖获奖证书。

获奖者与发改委主任张平合影留念获奖者与发改委主任张平合影留念

  早在2005年,陈彦宏就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中,凭借建言《素质教育与公平教育》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嘉奖。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马凯伯伯亲自为当时年仅11岁、有着小记者身份,但还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来京人员子女陈彦宏颁奖,并在颁奖后接受小彦宏的现场采访时表示,“每一次的五年规划都会搞这样的活动,欢迎小朋友也像大人一样继续参与建言献策”。

  “资深”少年建言者

  第二次参与为五年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的陈彦宏已经不能再被称作“小朋友”了,从年纪上说,她已经成为一名北京市的高中学生,从并且已经是央视少儿频道的一位“知名”少儿节目小主持人;从经历上讲,她也是一位“资深”的少年建言者了。

  有了前次参加活动的经验,2009年起,15岁的陈彦宏便开始更有计划、更加严谨地参与“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了。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在不少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她组织了几个地方的近十位中学生“小记者”,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北大资源学院有关科研力量的帮助下,通过“小记者”们所在学校以及培养媒体的老师们的帮助,对“十二五规划”的第18个科研课题开展调研和数据整理分析以及征求意见的工作。

  其后,陈彦宏根据调研结果,先后向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办公室递交了五份建言,这次获奖的建议便是这些建言中的第五份,《从“体育强国”呼声中产生的建言献策》。

  建言体育要“健康”

  建言中,陈彦宏分析说,我国体育事业近年来取得很多好成绩,但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几乎都是国家(或省、市体育机构)的“职业”运动员,而国外的运动员大多都是XX学校、XX单位的“非职业”运动员。我国的普通百姓“赛手”似乎很难有资格参加各种正规的赛事,并且,在群众基础特好、而且门槛低、容易普及的田径、游泳、球类、自行车等等体育运动上,中国健儿所获得的金牌寥寥无几。因此,许多战绩只表明我国在“竞技体育”上战果辉煌,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大众体育”、“体育教育”、“人民的体魄素质”、“体育文化”、“体育市场”、“体育软实力”等各项“体育强国”的要素都强、都好!

  再有,在中国的偏远省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体育事业还相对不发达;即在大都市,在“高考大棒”的淫威下,我们中小学生几乎没有时间锻炼身体,“眼镜生”、“肥胖生”等“体育不达标生”比比皆是,我曾就读的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就出现过学生在普普通通的体育课上猝死的情况;另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国民不健康、亚健康导致的慢性病发病率连年上升……,所有这些与毛主席讲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精髓”都相距甚远。

  为此,陈彦宏在建言中提出,中国老百姓的“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要调整指导思想,希望可以发展“举国机制”,令其拓展服务于“大众体育”,推动全体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体育精神面貌都达到“小康”水平。

  在市场经济的规律指导下,由国家出台科学的激励政策,推动潜力巨大的民营资本涉足体育事业,请国有资本重点做那些投入大、回报率低、回报慢的基础的、公益的体育事业,例如基础体育设施、场馆建设、体育科研、体育教育、大众体育等等;请民营资本做那些回报率高、回报快的短平快的体育事业,例如将某某体育健将“养”起来,平时边训练边做企业或产品的代言人、战时出来为国争光夺奖牌。

  在“十二五”期间对现有的“体育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简言之,就是打掉“高考大棒”的淫威,在中小学的课程设计上真正将体育课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和考核中;最好在“高考科目”中加入体育科目。让体育从“拼金牌”的属性彻底回归到“为健康”的属性。

  不少国家的体育的主要功能是健康和娱乐,所以在国家及个人就都会对有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的项目相对多的投入。投入量与该项目的普及性及普通老百姓对该项目的喜爱程度紧密联系。所以在欧洲国家,一些和奥运会无关的项目,比如台球、飞镖,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照样每年有大量资金投入。

  不可否认,把拿金牌视为体育强国的量化指标,这种做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背景下确实有着他的价值,但长期如此不作变革,最终只会毁掉中国体育。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不易健康为最终目的的体育,本身即是“不健康”的体育。

  发改委重视一个普通中学生提出的,尚略显稚气的,关于不健康体育的话题,这事本身就真的非常健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