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9日 08:51 来源:经济日报
“十二五”开局伊始,一大批“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大项目相继在安徽淮南落地,为这个资源型城市力推“四煤”发展转型谱写了新篇章。
今年3月以来,淮南共开工项目125个,总投资248.05亿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项目的推动下,今年1月至5月,淮南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同比增长41.2%。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淮南市,跻身国家13个亿吨煤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行列,被誉为“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和动力之乡”。2010年,淮南市原煤年产量首次突破8000万吨,达到8110.4万吨。
但是,资源型城市显然也面临着转型问题。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顺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趋势,根据淮南现阶段的发展特征、资源特质、矛盾特点和要素条件,提出了构建“两型城市”的战略设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同时,开掘出“四煤”发展的转型定位,即“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
在产业布局上,淮南市以沿淮工业带、合淮工业走廊为主线,以省级开发区、煤化工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以县区工业集聚区为补充,谋篇构建“T”型工业布局,舜耕山以南重点建设高新区和低碳区,舜耕山以北至淮河以南重点建设加工区和服务区,淮河以北重点建设重化工区。全市规划了11个工业园区,共163平方公里,省级开发区也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6个。
谋篇布局,是为了做好“四煤”文章。依托煤,淮南提出“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思路,实行“煤业—电业—制造业一体化”的产业合作模式;积极发展“煤电联营”,当好“皖电东送”排头兵。淮南矿业率先通过实施产权衔接、产业融合,组建了煤电一体化公司。
在“延伸煤”方面,淮南与中石化合作,一期投资256亿元的煤化一体化合作项目开工建设、中石化(安徽)煤化工基地批准筹建、中安联合煤业化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与国投新集和皖能集团合作引进总投资260亿元的煤制气项目。
一个继煤炭、电力、化工之后的第四增长极,即以煤机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在淮南市昂然崛起。目前淮南市正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合作,联手打造世界一流的煤机成套生产线。
淮南还着力打造横向产业链,拓展循环经济空间。据测算,淮南每亿吨煤产生矸石1500万吨、瓦斯10亿立方米、洗煤废水3250万吨;每千万千瓦火电机组发电,年产粉煤灰800万吨。以瓦斯、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为资源的一大批“两型企业”,现已在淮南崭露头角,逐步发展壮大。
在一批重大项目入淮的大名单上,淮南更是显示了“不唯煤、超越煤”的新趋势:与陕汽重卡合作,成功启动总投资20亿元、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线等项目;
北新建材年产5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及2万吨配套轻钢龙骨项目奠基,预计每年可以消纳淮南辖区内火电企业的脱硫石膏45万吨,实现彻底减排、利废环保,是当地最具规模的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淮南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正在建设。
淮南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探索成效是明显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淮南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16.1亿元增加到388亿元,年均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153家增加到532家;工业化率从44.8%提高到59%。
踏上了“十二五”的新征程,淮南将首要任务确定为抓工业、强工业。他们计划打造千亿元级煤炭产业群、五百亿元级电力产业群;打造双百亿元级煤化工产业群;建设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特种工程运输车辆制造基地、生物医药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双百亿元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群、5个50亿元级产业群……到2015年,形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1户、超百亿元企业10户、超十亿元企业30户、超亿元企业100户以上。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