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内保外贷 企业年省数千万元

2011年08月02日 04:18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内保外贷企业年省数千万元
素艺玩具厂倒闭惹来外界关注东莞制造业。
内保外贷企业年省数千万元

  压力之下,企业如何应对?本报记者一线倾听企业家和专家的声音

  重压之下,企业有何心声?记者采访中,不少企业反映,面对现在的困难,一些企业已由过去的主动扩张,改为主动收缩生产的策略,因为“生产越多,往往是亏本就越多”。有聪明的企业,则通过“内保外贷”的方式,帮助自己的企业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一年为企业省下几千万元。

  专家则建议,东莞市政府应该启动财政政策及相关政策措施,以此来舒缓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

  文/记者韦星

  企业应对一

  银根收紧 主动减产

  昨天下午,出差在北京的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寿生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银根一收紧,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只能依靠民间借贷,但民间借贷的返点又太高,很多企业是吃不消的,所以只能是降低业务量,不敢去接那么多单了。

  “冷静观察,谨慎接单,精心组织,降低损耗,提高效率——这二十个字是我今年部署企业运营工作的指导方针。”昨天下午,茂荣集团行政总裁曾天仁告诉记者,很多企业采取了减产的举措。曾天仁以自己所在企业为例,他说,“我们企业2008年以前,产量每年都是以20%至25%的速度在前进,如今主动减产,今年主动减产量10%至15%”。

  企业应对二

  “内保外贷” 规避风险

  困难当前,不少企业也有一些招数在谋划,即“内保外贷”。何为内保外贷?据悉,这主要是指由企业内部的总公司来做担保,银行在外部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担保形式为:在额度内,由境内的银行开出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为境内企业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无须逐笔审批,和以往的融资型担保相比,大大缩短了业务流程。

  通过内保外贷,不仅大大缩短了业务流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我们企业因此每年少花几千万元。”曾天仁表示,这是一个能带来利好的实在做法——尽管贷出美元后,其间汇率也有变动,但目前的趋势是,人民币在升值,因此内保外贷的做法,还是能给企业带来“实惠”。

  政府

  继续积极扶持企业

  否认东莞出现倒闭潮,但同时坦承企业面临诸多困难——这是东莞官方对于目前东莞企业现状的基调。

  据东莞市外经贸局数据表示,目前关停外资企业数量处于正常水平,上半年共关停266家,同比减少11家,并由此得出“未发现企业大量倒闭”的结论。

  东莞市经信局也表示,目前东莞市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原材料上涨、人民币汇率上调、用工成本上升”等困难和压力。

  “今年3月,东莞市还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48条意见,对东莞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了政策的帮扶。”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企业经营困难一事,也已引发东莞高层的重视并给予积极表态。此前刚刚召开的东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东莞市市长李毓全透露,目前企业经营压力在加大,这些压力包括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电力紧缺等因素。

  李毓全说,据调查,企业订单平均下降15%~20%,还面临长单变短单、急单以及国际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等情况;成本方面则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提高、人民币升值、信贷收紧等,企业成本平均上升超10%;电力方面,全市已经实施“开五停二”甚至“开四停三”,造成企业赶工不及、不敢接单、发电成本增加等,预计第三季度电力缺口将突破100万千瓦。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也表示,今年以来,我们企业面临困难非常多,所以一定要像在金融危机期间一样帮扶企业。

  专家

  政府应该启动

  财政政策助企业舒缓压力

  “东莞企业下半年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有可能比上半年还要严峻!”昨日,东莞市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建议,东莞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争取省政府的支持,对于有升级转型潜力或者正在升级转型的企业给予税务负担的减免;

  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力推东莞建立风险投资种子基金,以支持东莞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

  三、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下,帮助东莞企业进入泛珠三角地区的省、区市场,消除行政壁垒,提高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积极性;

  四、通过引进现代服务业优化东莞的投资环境;

  五、通过整顿东莞的市场流通秩序和建立有效的物流体系,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经营绩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