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利贷”乱象与权力无关?

2011年08月02日 05:24 来源:深圳商报

  “就像一个胀满气的气球,针一扎就破了。”江苏泗洪县的村民们如此形容当地高利贷的泡沫。前段时间,在高息诱惑下,泗洪出现“全民放高利贷”的状况,甚至一些公职人员也参与其中。高息高收入,一时间,泗洪街头宝马、奔驰车云集。数月后,借贷大户“失踪”,停止付息,高利贷市场随即崩盘。(《新京报》8月1日报道)

  虽然事发后,当地政府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打击,但他们还是迅速与“高利贷”问题进行“划线”。泗洪县政法委书记徐宜军说,“高利贷本身不受法律保护,能否追回要看具体案例,追不回来只有个人承担损失。”这话的言下之意是,这事与政府无关、与权力无关,造成的损失,只能自认倒霉。

  这事当然应由借款人自己首先承担责任。放高利贷成风之时,人人都以为一夜能暴富,泗洪街头宝马、奔驰车云集,而当高利贷市场崩盘之时,你哭着喊着,你也只能怨自己头脑发热。不过,公民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但并不表明此事与当地政府、与权力就无关了。

  姑且不说当地诸多公职人员卷入高利贷之中,给普通市民们做了“榜样”,就是许多放高利贷的“爪王”,也有许多是官员帮助他们撑台面。比如一个著名的吸纳高利贷的大户——张善园的4S店开业,由县里主要领导剪彩。这无形中,就是公权为“爪王”站台。当地政府和官员,恐怕不是一句“个人承担损失”了事。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不在于这。民间资金为何如潮水般涌向高利贷,这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今还有多少渠道让民间资金增值保值呢?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然而,时隔几年,公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条件并没有创造出来,反而垄断企业越扩张越大,公民存款无路可走,只能华山险路一条。公民在高利贷中被骗,难道真的与权力无关吗?

  还有一个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民间有巨额资金等着借出,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贷不到款而嗷嗷待哺。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开办银行只有国家审核批准的才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介入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同样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当国家银根紧缩之时,银行往往只向国企或者特定关系人贷款,民营企业无法贷款,他们只能求助于地下钱庄,或者是私下向公民们募集。这种脱离监管的借贷,往往是鱼龙混杂,公民的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民间资金与民营企业之间能合法对接,民营融资和民营金融机构能存在,政府能加以监管,还有那么多人会通过地下渠道甘愿受骗吗?而这,能说与政府、权力无关吗?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深圳商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