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走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8:12 来源: 经济日报

  四川省双流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6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县域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百强县第27位。

  近日,四川省统计学会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会上公布了2010年四川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双流县再次领跑全省,这已是该县连续16年独占鳌头。双流何以领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转型跨越,深入持久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是双流县给出的答案。

  着眼高端 产业集群蓬勃兴起

  今年6月15日,由汉能控股集团投资120亿元兴建、目前全球单厂产能领先的汉能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四川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有知识产权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取得重大突破;7天后,总投资达5亿美元的世界笔电巨头纬创成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封顶,按照计划,今年三季度末该项目将实现投产。

  双流县已连续16年位居四川“十强县”榜首。站在新的起点上,双流新的增长极是什么?双流县把发展主导产业的眼光放到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3年间培育出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另外一个千亿级产业链也正在孵化中。

  从天威集团一举投入54亿元,落户成都(双流)光伏产业园,到新光硅业、汉能集团、旭双太阳能、中汉电力等新能源企业纷纷落户双流;从晶体硅太阳能、薄膜太阳能和高倍兆瓦级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及系统集成,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正在形成;风能、核能等项目也紧紧跟上。到目前,双流县累计引进亿元以上的新能源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723亿元,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

  作为成都市新能源产业承载地,位于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内的新能源基地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去年居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园区榜首。

  为尽快做大光伏产业,延长其产业链条,双流推进成立了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硅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六中心三平台”建设,构建起自主研发平台。县财政每年拿5亿元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扶持新能源产业。

  与新能源相比,双流另一项千亿元级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则更加突飞猛进。

  2010年,在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帮助下,世界笔记本电脑两大巨头仁宝和纬创相继落户双流。其间,双流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在两企业落户的园区内建好了5条道路。今年6月,仁宝、纬创成都制造基地厂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这两家企业在双流的笔记本电脑年产量最终可达1亿台。今年上半年,双流县又与为仁宝、纬创两大龙头配套的18家企业签约,至此,双流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完整链条,到2015年,这条产业链年产值可达千亿元。

  瞄准发展前沿,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先机,双流县以仁宝、纬创作为支点撬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设计、研发、软件、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业态,大力培育以物联网产业链为核心的千亿级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借势发展,双流第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依托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建设,双流突出放大临空优势,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临空商务等临空特色产业,全力培育千亿级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产业集群。

  目前,双流已规划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区,并已初步形成了以机场为核心,辐射航空总部及临空商务产业集群、航空物流产业集群、现代商贸产业集群以及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集群。五年后,功能区将聚集成千亿产销收入的临空经济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临空特色产业,加速建设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努力打造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高地。”这是双流发展临空经济的目标。

  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双流以机场为核心,编制完成了临空经济综合功能区规划,临空经济锁定“八大临空产业”: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临空高科技制造、临空总部经济、临空会展、临空商务服务、临空体育休闲、临空文化旅游。同时,双流还确定全力推进西部航空枢纽服务、国际航空物流、临空商贸总部、临空体育休闲、临空高科技制造“五大临空基地”建设。

  民生为本 幸福指数快速提升

  柏油路进村,农民用上清洁的自来水和天然气,村里还有了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甚至停车场,在双流,这样的配套设施不再是城市小区的专利,许多新型农村社区都实现了与城市小区的同质化发展。

  双流以民生工程大落实推动社会建设大进步。县里提出,要在新时期推动双流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抓、富民惠民与强县战略并举、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使双流在人居环境、创业环境、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居于中西部前列。

  双流城乡统筹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仅来自基层,也有自上而下的革新。近年来,双流县分别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城乡卫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城市名校整合农村学校和县级医院整合带动区域卫生院行动计划,建立城乡教师、医务人员“县管校(院)用”机制,促进城乡优秀校长、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合理流动。

  在双流,农村的孩子有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教师来教育,整个县的教师流动、校长流动,每年城乡教师的互动要占15%左右,6—8年全县90%的教师流动一遍。

  双流实行城乡医疗一体化,农村居民在乡镇就可以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在双流,城乡医生流动,用大医院的智力资源激活乡镇医院,在行政上组织公立医院医生去乡镇流动工作,这样,一方面使乡镇医生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带动村一级卫生点,另一方面农民不用进城看病,节省了费用,而医生是同样的医生。

  近年来,双流启动实施了一批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工程,率先在中西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率先在全省实施高中教育免学费计划,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和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城乡群众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

  今年,双流又将投入45亿元,大力实施富民增收、教育惠民、环境治理、用水保障、基础设施等“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城乡群众,努力把双流打造成中西部具备幸福感的和谐家园。

  五大新城 赋予空港双流崭新内涵

  “十二五”开局之年,双流县便提出“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双流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这样诠释: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量化到具体指标引人关注:经济总量要确保达到1250亿元、力争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美元、力争突破1.8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53:45。以产业新城、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怡居新城、时尚新城等“五大新城”为内涵的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基本建成。

  城市因业而兴,产业因城而强。双流的新城是充实的新城,“产城一体”是新城的精髓,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使双流的产业新城充满生机。在这里,除了初具规模的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外,还将大力发展创意研发、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打造“现代国际新城”,加快发展航空枢纽服务和临空物流、临空商贸等产业,打造以临空经济为特色的“现代空港新城”。

  “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是双流的城市定位,其核心理念是“现代田园”,自然生态便是一大依托。双流将围绕彰显田园本底,着力打造“生态新城”,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双流本是一座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城市,而今,双流县又提出打造“文化新城”,其目的就是努力将双流打造成中西部文化高地,提升软实力,为产业新城激发活力。在蛟龙工业港,在华阳戛纳印象,在南湖印象,凝聚目光的不只是现代化的流水线,也流淌着现代时尚的元素,打下了文化的烙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端产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国际国内技术、人才涌入双流,影响双流,未来5年,双流有望成为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城市。

  (文/韩国梁 岳铃)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45.68亿元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