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效就是比落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02:2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黄敬 吴沿
对中小企业,要善于“雪中送炭”。对大企业,要善于“锦上添花”
当前,泉州要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跨越有机结合起来,调结构最主要的方向是凸显“新兴”、“绿色”、“蓝色”、“优势”
各地经济半年报已经陆续公布。一度沉寂的福建泉州爆出冷门,以13.6%的GDP增速位列全国212个地级市首位。
8月4日,记者在“2011年泉州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场与泉州市政府代市长黄少萍相遇。对于这一不俗成绩,黄少萍并没有喜形于色,反而流露出“标兵难赶、追兵紧逼”的深深忧虑。
面对复杂形势,这位新任“掌门”将如何带领泉州这一福建最大的经济体向前行驶?“比成效就是比落实”,黄少萍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
思想还要更解放
黄少萍告诉记者,《海西规划》对泉州的要求十分明确,泉州是区域中心城市,是泉州-莆田-三明-抚州发展轴的龙头城市,是海西重要增长极。当前,海西竞相发展,谁能更好更快地把战略决策、工作部署落实到位、运作到位,谁就能争得主动权,赢得制高点。
不过,目前泉州仍面临着“思想更要解放”的命题。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5551元,而作为海西排头兵的泉州尚差1693元,与其定位、责任、使命极不吻合。
黄少萍认为,泉州要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心态中解放出来,从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自我加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作为参照系,体现泉州应有的作为。在新一轮发展中,没有别的捷径好走,要见发展成效,就得狠抓措施落实。
黄少萍说,落实贵在精心运作。要善于在抢占先机中抓运作,深入研究政策,创新发展思路,以周密的方案、可行的办法、管用的招数,努力把各种战略机遇、比较优势、有利条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要善于在激烈竞争中抓运作、从正在做的事情做起、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起,拿出应有的胆识、谋略和勇气,努力运作更大的项目、更多的资金、更优的政策。要善于在高效推进中抓运作,弘扬雷厉风行的作风,用时间倒逼进度,以责任倒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企业困难考验政府智慧
今年,在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下,泉州企业普遍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企业人均人工成本比上年增加5628元,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7.9%。
困难、问题,考验的是执政者的智慧和执行力。黄少萍说,面对挑战、压力,更需要知难而进抓落实。特别是针对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推出更加有力的扶持举措,制定更加优惠宽松的创业政策,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一线调研、一线协调、一线指挥上。
对中小企业,要善于“雪中送炭”。面上要加强预警监测、调度指挥,要通过现场办公等形式帮扶具体企业、解决具体问题。要真正落实银监会出台的单户金额500万元以下小企业贷款10项优惠政策,要积极运作好全市15家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担保、典当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借鉴南安石材协会与民生银行达成银企战略合作、提供3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成立产业基金的做法,探索同业协会与银行开展有效合作,创新金融产品,积极给中小企业贷款。要强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帮助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在推进配套生产、联合销售、技术协作的同时,在担保、结算、参展等方面主动作为,帮助配套的中小企业缓解发展压力,实现共赢。
对大企业,要善于“锦上添花”。泉州现有亿元企业1000多家,要继续扶持企业改制上市,加快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5家以上。大力实施企业自主创新“三年行动”,鼓励企业推进品牌经营、品牌运作和品牌提升,增强在技术链条和价值链条上赚取高端利润的能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相互持股等方式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发展旗舰企业。下大力气优化环境,努力把民间资本引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持之以恒调结构
黄少萍告诉记者,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当前,泉州要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跨越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就在于持之以恒调结构。纺织服装位居泉州的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之首,可全行业中中低档产品加工比重高达65%。泉州的第三产业“短腿”严重,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增加值增幅仅为年初确定目标的一半。在历史文化名城的耀眼光环下,文化产业尚待起步。
目前,泉州调结构最主要的方向是凸显“新兴”、“绿色”、“蓝色”、“优势”。具体而言,“新兴”,就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泉州要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全力抓好EC国际、钧石能源、金保利、华锐风电等龙头项目,带动引入一系列关联、配套、衍生项目聚集,推动尽快形成上下游配套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绿色”,就是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积极推动现有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要以现代物流业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最大的低碳产业。泉州工业物流总额超过1万亿元,工业物流总费用超过500亿元,要切实抓好晋江“陆地港”、石湖港区石材物流园区等,探索推进物流业从工业中剥离,促进物流业规模发展。“蓝色”,就是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要抓住福建纳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机遇,抓紧启动泉州台商投资区蓝色经济培育区建设,策划实施一批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海洋能开发、海水综合利用等项目,争取在建设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中先行一步。“优势”就是把泉州现有优势产业做得更优、更有竞争力。
泉州的石化产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装备制造业也有一定基础,要千方百计尽量把规模做得更大。而对于传统的轻工业,则应瞄准国内外更高标准、更新规则组织生产,推动向研发设计、核心制造、销售服务、标准对接等高增值环节、高技术领域延伸,构筑传统产业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