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华府标普激辩:美主权信用降级有“冤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7: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华府标普激辩:美主权信用降级有“冤情”?

  

华府标普激辩:美主权信用降级有“冤情”?

  本报记者 沈衍琪

  尽管美国在债务违约前的最后一刻,两党终于艰难地达成上调债务上限并缩减开支的决议,但这一结果并未改变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的降级决定。标普于当地时间5日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并维持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

  消息一出,美国财政部多位官员立即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抨击标普的降级决定不合理;而标普亦毫不示弱地逐条回应。但无论这场“口水战”结果如何,美国“屹立不倒”长达数十年的AAA主权信用评级就此丧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华府:

  标普匆忙下结论是个错误

  面对标普的“无情宣判”,美国财政部的第一反应便是“委屈”。一位高级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标准普尔)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跟踪华盛顿削减债务的努力……他们走得太快,在没有获得准确信息的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根据美国财政部描绘出的削减开支图景,在未来十年中,美国将会削减接近1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同时国会将在今秋成立一个两党委员会来确定削减另外约1.5万亿美元债务。而标普却似乎对美国的这番“节衣缩食”计划视而不见,这无疑令财政部颇为“受伤”。

  华盛顿方面的另一股愤怒则来自于双方数据上的出入。昨日,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代理助理部长约翰·贝洛斯在财政部网站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早在5日下午就向标普提出其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计算存在2万亿美元误差问题,但标普只是简单地更改评级论据,仍作出了有缺陷的评定。

  贝洛斯表示,2万亿美元的计算错误是由于标普选取了不同的债务“基准线”造成的。“所有参与财政讨论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数量级的更改将带来显著后果……但是,标普不认为这样一个数量级的错误足够让其重新考虑作出的评定,甚至不足以让他们多花一天的时间来仔细重新评估他们的分析。”

  贝洛斯将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这个错误。他表示,这样一个数量级的错误以及匆忙的决定,也增加了外界对标普评级公信力和整体性的质疑。

  美方同时否认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一位财政部官员表示,投资者已从市场中了解到了所有有关美国削减债务的信息,“标普的降级报告没有任何新的东西,除了降级的决定。”他同时表示,美国国债仍然是投资者的“安全港”,因为美国有巨大的支付能力。

   标普:

  2万亿美元改变不了结果

  给美国这样一个“百年信誉老店”降级,标普的决定是客观还是草率?昨日,就在美国财政部抛出“2万亿美元”的计算错误之后,标普方面立刻作出回应表示,即使算上这一因素,也不会影响目前对美国债务的评级结果。

  标普在声明中表示,标普在评估美国信用度时采用的时间跨度不是10年而是3至5年。如果按照美国财政部给出的数据来计算,到2015年,美国政府的净债务将达到14.5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而此前的计算为14.7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两个数字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标普同时给出了未来10年内的美债展望结果,数据显示,美国政府净债务将在2021年达到20.1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85%,而按照标普原先的计算方法,2021年债务水平将达到22.1万亿美元,占当年GDP比例高达93%。

  标普全球主权信用评级主管戴维·比尔斯表示,标普作出降级决定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治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增加。另一个原因是,虽然美国国会两党在提高债务上限并削减财政赤字方面达成协议,但如何实施双方仍有分歧,很有可能让法案变成一纸空文。

  而对于美国削减开支的努力,标普方面则认为“远远不够”。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法案中,美国将在未来10年内削减政府开支2.1万亿到2.4万亿美元。但标普则认为,至少需削减4万亿美元赤字才能巩固美国财政状况。

  “华盛顿的政治僵局让我们认为,这些政府官员们想要将美国财政带上正轨恐怕很难。”标普执行董事兼主权信用评级委员会主席约翰·钱伯斯称。他表示,世界范围内5个曾失去3A评级的国家重新取得3A评级所花时间为9年到18年。对于美国,标普还需进一步看政府在削减财政赤字方面的努力,才能决定何时重新给美国3A评级。CFP供图

  美债涟漪

  西方国家:严防周一股市崩盘

  本周末,西方国家领导人展开密集磋商,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防止周一可能出现的全球股市崩盘。

  二十国集团:加强政策层合作

  二十国集团成员副财长7日上午,就如何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对市场的冲击降至最小进行了讨论。与会各方同意继续加强政策层面的合作以共同应对金融形势。

  七国集团:欲缓市场紧张情绪

  七国集团成员财长和央行行长有望最早于8日亚洲金融市场开市前举行电话会议。与会者可能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以减缓因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而引发的市场紧张情绪。

  布朗:美国政策扼杀全球增长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7日刊登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的文章说,美国在现有经济状况下拒绝实施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既不增税也不削减社会福利项目,无疑是在“扼杀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潜在引擎”。他表示,必要的经济政策正为政治利益牺牲,犹豫不决意味着“下一场危机更为迫近,威胁更大”。

  业界观点

  大公国际:借债人信用应由债主评价

  在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前,中国本土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经率先下调美国信用等级。昨天,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表示,标普这次下调是在特定背景下作出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和理念有了革命性改变,而这场美国债务危机也进一步突显中国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的重要性。

  标普首次下调美国信用等级有两方面的特殊背景。一是今年4月18日标普已经有言在先,如果美国不能将财政赤字10年削减4万亿美元,就可能下调主权信用评级,但两党激烈斗争后国会最终通过的减赤规模只有2.1万亿美元,没有达到标普的预期;二是美国债务危机从来没有在全球引起过这样高的关注,国际社会的压力促使标普作出了下调决定。

  “我们没有理由对标普的客观公正性盲目乐观,因为它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强调融资能力轻视实际还债能力,维护美国债务国利益的评级标准和体系没有任何改变。”关建中强调,在全球信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让世界最大债务国的评级机构承担全球评级责任不现实,建立让债权人来评价债务人的主权信用评级体系才更科学。

  他认为,这次大公率先下调美国信用等级,在国际市场引发强烈反响,显然对标普产生了较大压力,也反映出中国本土评级机构国际影响力在增强。

  通常,企业信用评级不会超越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因此评级话语权不仅关系到中国外汇资产的安全,更关系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国内评级市场80%已经被三大评级机构把持,尤其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关键领域的评级都被外方把控,可能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关建中呼吁,本土评级机构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的努力应该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和认可。“至少应该让我们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否则在本土都强大不起来,又如何走出国门树立起国际影响力?”他透露,现在的尴尬现实是,国内很多行业管理规则都只承认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