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7月CPI创三年来最高峰 部分人士预计见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9 13:52 来源: 财新网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需求降温有利于下半年中国通胀回落;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分歧较大

  【财新网】(记者 王晶) 国家统计局今天(8月9日)公布,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达到三年来的最高峰,略超此前市场预期。

  7月CPI环比上涨0.5%。部分分析人士认为,CPI在7月可能见顶,下半年物价涨幅将会回落。

  财新传媒本月初的调查显示,受访的21位经济学家对7月CPI同比涨幅的预测平均值为6.4%,最高预测值为6.7%,最低为6.2%。这项月度问卷调查覆盖了国内外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宏观经济研究部门。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认为,7月CPI见顶有几个方面原因,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了货币供给;近期的投资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表明,国内需求已经降温;中国政府鼓励猪肉和食品生产从而稳定价格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7月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全面上涨。食品仍然是推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9%。

  食品中,7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但是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已经开始企稳。7月后两周,猪肉价格环比略微下降,降幅分别为0.2%和0.5%。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尽管7月CPI同比涨幅略超市场预期,但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油价持续下降,减轻了中国通胀的外部压力,预计未来CPI同比增幅将回落。

  受美国国债评级下调影响,国际油价8月8日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1.31美元,跌幅为6.41%。伦敦市场9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03.74美元,跌幅为5.15%。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认为,中国通胀已经见顶。她列举的相关因素为,全球经济前景疲弱,主要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下跌,国内猪肉价格也因供应增长开始企稳,但她同时称,受过去两年内工资上涨以及货币供应迅速扩张的影响,潜在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

  中国通胀创近年高位时,正值美债评级调降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发达经济体复苏更为迟缓,因而,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陷入两难境地。

  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现在呼吁放松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或者增加信贷额度为时过早。中国政府已经从2009-2010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吸取了很大教训。他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中国可能将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例如在保障性住房和水利工程上加大投资。

  屈宏斌也认为未到放松的时候。考虑到7月CPI居高,他甚至维持未来几个月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测。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预计,未来几个月的CPI同比增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他认为中国央行很可能暂停目前的紧缩步伐,以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明朗。“总体而言,紧缩暂停的可能性正在加大,而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却开始出现上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