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怒批高尔夫球场乱象:岂能交钱了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14: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2日讯 (记者 张祎鑫)央视连续几天报道了各地屡禁不止的高尔夫项目存在在非法用水、严重污染和违规建设的问题,节目播出之后,引发了公众、高尔夫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议论。

  “没有保护伞,谁敢开高尔夫!”网友“胡力”发出质疑:“耗费那么多资源,究竟为哪些人服务了?”。

  针对违规建高尔夫球场,罚钱后方正常营业。网友“钟馗”怒斥:“岂能交钱了事!必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网友“马三”谴责道:一方面是强盗行为(偷了100万人一年的用水量),另一方面是不作为(监管缺失)。他同时说:“中国还是一个人多、底子簿的基本国情,如此这番浪费资源,给我们下一代能留下些什么?”

  同时众多高尔夫爱好者共同呼吁:爱高尔夫,更爱环境保护。不到违规球场去打球,请球友们一起抵制。

  在一份调查中,75.5%认为高尔夫球场违规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75.6% 认为频现高尔夫球场违规的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利益使然。针对中国该如何解决目前这种高尔夫球场的无序建设和水资源浪费、污染问题,高尔夫业内人士杨广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结合国外的经验分析了国内现状并提出建议。

  中国经济网记者整理了杨广平的建议:

  1、严格的审查制度----政府对于兴办高尔夫球场审查制度要严格,根据审核制度确定谁能建,建到哪里。

  2、政府主导的规划----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强,审查以后,用水也要有严格的限制,用水量是多少,不能超标。此外枯水季会关掉一些球场,推广人工草皮坪等技术以节约用水。

  3、极严的处罚制度----在澳大利亚,如果出现污染水源的情况,处罚也是极其严重,《环境保护法》非常严格,谁都不敢。污染环境屡有被刑事判刑的这种情况很多,曾经有高尔夫球场因为污染被判入狱,不像我们罚点款就完了,不那么简单。

  杨广平还指出,之所以有无序的现状最重要的是,“他(指高尔夫企业)撞不着庙门,怎么烧香?”,他还表示,目前高尔夫行业无法可依,国家从2004年就不允许建设高尔夫球场,这也导致大部分的球场没有合法身份,因此对球场的用水,以及污染、土地的管理也没有配套的法规,也出现了目前球场的无所适从,各行其是的局面。所以合理的布局,权威的审批机构,严格的处罚制度下,大家就可能不会各行其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