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微调 被美国逼得无奈的选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20:1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在全世界都为美债危机献计献策的时候,处于高通胀下的中国也只能被迫应招。
近日,金融监管部门年中工作会议陆续召开。会议传出的信息表明,随着通胀可能见顶,下半年货币政策或适当微调,将采取“定向宽松”的方式,适当放松融资条件限制,对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给予融资政策倾斜。
“定向宽松”风吹来的时间点有点耐人寻味。当地时间8月9日,美联储刚刚宣布,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在零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同时,美联储将继续紧密关注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并在必要时推出可刺激经济复苏的新举措。
美联储的表态似乎意味着QE3(第三期量化宽松政策)面世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根据前两次定量宽松政策的出台,QE3肯定会对我国整个经济形势造成一定影响。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出口受阻等负作用都会一一呈现。
“虽然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减弱,但中国经济依旧强劲。再加上QE3会大幅增加大宗商品市场的现金流。相互抵消之下,QE3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民间智库安邦咨询研究员陈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全面性的冲击,但肯定会延长高通胀预期的期限。
与此同时,我国7月份的CPI刚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拐点是否已现尚无定论。最近,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升迹象,国内猪肉价格依然高企,夏粮价格也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8月份的CPI到底为何,尚难做出预判。“对于物价,我们还需要观望,不能轻易作出结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在通货膨胀预期依然高企的时刻,刮出“政策微调”风确实让人有些疑惑。“其实,国家也是事出无奈。”陈业解释说。
美国牵动着全世界的经济神经。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后,全球领导人都就此展开密集磋商讨论应对措施,二十国集团、七国集团和欧洲央行都举行了会议,并承诺将采取一切举措维持金融市场稳定。作为二十国集团成员之一的中国,也作出了一定的承诺。
“在其他国家陆续出台一些救市措施的时候,中国如果没有反应,甚至继续回收流动性的话,无疑将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陈业说。
即使中国强行做出收紧行动也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大量的热钱会蜂拥而至,会对冲掉收紧流动性的效果,甚至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元春表示。
我国做出货币政策微调也是迫于国内压力。随着紧缩货币政策的继续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显现了一些偏差,从今年1—6月份PPI/汇丰PMI走势来看,中小企业遭遇的发展困境逐渐突显,这部分产业结构失衡将有可能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这些困境不仅表现为产业空心化,更说明我国的产业转型没有得到应有的资金支持。”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刘元春认为,在复杂的国内外情况下,央行暂停回收流动性的做法是明智的。但也只限于暂停回收,不能将定向宽松扩大为全面调整。“我国对信贷做出结构调整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保证信贷额度保持稳定,决不能出现明显涨幅。”
同时,在实施定向宽松政策时,还要谨防曲线融资。在当前社会融资现状中,大量资金并没有进入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保障房、三农方面,而是流入到房地产行业以及民间信贷方面。在实行定向宽松政策后,我国应保证资金能顺利进入上述3个领域。
边晓瑜建议,我国容易发生曲线融资,是因为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向的控制作用较弱。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对当前的信贷渠道进行管理,对信贷走向进行摸底,以此保证信贷流向正常化。同时,政府应全面遏制房地产行业畸形发展,防止资金流向过于单一,导致其他投资行业缺乏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