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公交能否重拾“排队上车”好传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4 05:46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公交能否重拾“排队上车”好传统
楚天金报讯 图为:581路乘客排队上车已成习惯 (记者严华 通讯员袁晓平 摄)

  “最近在提‘城管革命’、‘公交革命’,能不能趁这个机会把排队上车这个事搞好?”前日,有市民来电称,一二十年前经常能看到的排队上车的好传统,现在很难看到了。

  “排队上车”风景不再

  老武汉人都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公交乘车难时期,很多公交站点都能看到长龙阵。市民张先生回忆,当时武汉饭店门口的公交站,光用来维持排队队形的栏杆就有三层。

  好传统为何不延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公交分析,过去人多车少上车太难,不排队乱了套,安全隐患大把。现在车多了,需要排队上车的时候少了,而要市民排队就得派人维持秩序,人力成本现在可不便宜。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二十年前武汉城区维持车站乘客候车秩序的管理人员有数百人,现在全市只在一些重要的公交站设有34个管理岗亭,只在早晚高峰有近百名管理人员下站服务,其主要工作职责也只是维持候车秩序。

  “排队上车”仍有必要

  乘车难现象现在已得到极大缓解,但排队上车的好传统真的不需要了吗?

  昨日下午5时,在江汉路公交站,记者看到,10米长的站杆站牌拦不住行人,熙熙攘攘的乘客挤在并不宽阔的马路上。下午6时,在武胜路站,往武昌方向的很多乘客站在公交车道上等车,完全没有排队意识。

  知情人士透露,因为争抢上车,现在武汉公交车上仅乘客间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每年少说就有上百起。

  这一切都在表明,排队上车的做法,至少在部分人流密集车站的某些高峰时段仍有需要。更何况排队上车还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

  “排不排队”大不一样

  而让人备感意外和欣喜的是,位于流动人员最为密集、管理难度最大的汉正街的581路集家嘴站,乘客排队上车已成习惯。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在该站看到,没有护栏,没有专用场地,但候车的乘客自觉排成了三十多米长的队伍。车一进站无人争抢,依次上车。

  581路队长石盛年称,前几年,他们开车进站总要格外小心,因为乘客经常蜂拥而上,大包小包一下子就堵住车门。为改变这个状况,三年前,车队开始引导乘客排队。

  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根深蒂固”。三年来,这一车站已做到不需工作人员引导,乘客也都能自觉排队。许多人坦言:“只要人人都守规矩,想插队也不好意思,因为谁也不想显得自己很没素质。”

  在白马开服装店的李女士还告诉记者,排队以后,大家明显感觉上车比以前轻松得多。更重要的是这里原来经常发生的抠包事件也几乎绝迹。(记者严华 通讯员袁晓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