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生产的不只是有机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9:12 来源: 经济日报

  8月10日,上海最高气温35℃,中午,记者来到多利农庄采访。几天前这个上海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销售的农庄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有机蔬菜示范基地”,8月9日被环保部授予“2011年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冷链配送

  多利农庄目前采用直供会员配送模式,为上海7000个家庭、50多个企业和一批餐馆提供“有机蔬菜直送到家”服务,保证专人专递,真正做到“刚采摘”的新鲜和“最少包装、最少运输距离以及本土生产”。

  这样炎炎夏日的正午时分,从田间地头采摘下来的蔬菜还没运到市里,就该蔫了,多利农庄如何将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直接配送上市民的餐桌?

  记者来到多利农庄新落成的集装箱办公楼及包装检测中心一探究竟。这是一个用100多个废弃集装箱搭建的漂亮的绿色建筑,由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原班设计团队打造,采用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可以比同类建筑节能40%。

  总经理郭海告诉记者,大部分今天采摘的蔬菜早上已送往市区。他移开一个冷库门,一阵冷气扑面而来,所有蔬菜采摘回来后,会在5℃至10℃的冷库里预冷,再按品种用塑料袋包装后放入纸箱,送上多利农庄专业冷藏配送车辆,一路低温送至各家各户。如果客户直接将蔬菜放进冰箱冷藏,接下来的几天里都会十分新鲜。

  郭海告诉记者,将包装车间设计成全透明,就是为了让每一位来农庄参观的客人都能见证,多利农庄的蔬菜是这样被冷链一路护送到客户餐桌的,会员们会对多利农庄的蔬菜更有信心。

  尊重自然

  多利农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大团镇,这是个春天里桃花盛开、夏日里桃满枝头的美丽乡村,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处在季风入风口,自然水系丰富,水质优良,周围无工厂污染,空气新鲜,十分适合发展都市有机农业。

  多利农庄占地面积1750亩,总投资超过2.5亿元。2005年规划之初,董事长张同贵就立志将农庄建成“一个与大自然完美协作的现代都市农庄”。多利农庄的设计充分尊重自然的原生态机理,因地制宜将农庄划分成37个种植生态岛,在保持原生地貌的同时,将现代都市农业理念融入自然美景,为日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规划了蓝图。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有机蔬菜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和其他添加剂,不使用转基因种子,而全部使用有机肥料,并完全按照自然规律生长,更有利于健康,口感更佳,且有机农业更利于生态环境。据悉,目前我国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机蔬菜消费量占蔬菜市场总消费量也只有1%,而发达国家平均为10%,发展空间之大显而易见。

  为了达到有机蔬菜国际标准的要求,多利农庄经历了5年土壤无害化有机转换,使常年使用农药呈酸性的泥土重新变得芬芳肥沃,矿物成分丰富,让天然水道与周边环境相隔,能确保有机蔬菜基地不受常规地块污染。此外,多利农庄还投入6000多万元改良河道和灌溉用水,从源头上保证有机蔬菜的优良品质。

  郭海告诉记者,多利农庄与台湾和美国有机蔬菜专家合作,按照有机蔬菜国际标准进行蔬菜生产,整个生产过程采用天然并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作方式,坚持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实行作物轮作,采用耕作和栽培措施,改善土壤肥力和作物营养,为了杜绝使用除草剂,连棚间和路边的杂草都完全采用人工方式铲除,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同时积极进行水资源管理,使多利农庄既生产高品质的有机蔬菜,又维护了自然生态平衡。

  追求低碳

  多利农庄还积极探索发展低碳农业,充分利用风能、沼气、太阳能、秸秆、地热能源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对园区进行能源供应,同时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作为肥料,提高秸秆低碳化利用,还用豆渣、蘑菇的下脚料、散养鸡的鸡粪,加上十几种不同品种的生物发酵菌,在高温发酵下,形成植物有机肥。

  为了摆脱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多利农庄在灌溉方面采用滴灌和喷灌的数字化灌溉系统,在土壤中埋设传感器,根据土壤的湿度与温度,通过传感器,配合不同菜品的特性条件实行自动化灌溉。

  其他各种资源也被积极利用,如雨水收集后作为灌溉用水,对垃圾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这使农庄自给自足、零排放的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同类生态农庄的标准,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循环的和谐之地,令每一个来到农庄的人都被这里的美景深深陶醉。

  多利农庄每个季节都保证有30种以上的时令蔬菜供应,却坚决做到不反季节种植,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让蔬菜“长得好看诱人”或“提前进入收获季节”。目前,多利农庄已获得OFDC中国有机产品认证、HACCP关键风险点控制认证、欧盟GAP友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

  多利农庄制定了严格的“从农田播种,到蔬菜上桌”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建立了条形码管理体系,确保食用的每棵蔬菜都是天然安全的。多利农庄是国内极少数运用ERP管理系统、OA管理软件以及CRM客户管理系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透明化管理的有机蔬菜农庄。每天多利农庄都要抽检160多个产品,除了将抽检数据自行保存外,还一同上传给上海蔬菜协会信息办公室备案。

  创立品牌

  多利农庄是上海世博会惟一的有机蔬菜参展商,在浦西园区城市未来馆展示了上海都市农业的新风貌。同时,作为世博会指定的有机蔬菜特供基地,多利农庄也被选为多家世博国家馆餐厅的蔬菜供应商。

  郭海告诉记者,世博会带给多利农庄的影响持久而深远。例如世博会上,物联网技术得到大量示范应用,多利农庄现在就在探索以物联网平台技术为载体,提升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标准,让老百姓吃得更加放心。

  在农田大规模生产方面,多利农庄把农业小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量等,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温湿度、重金属含量、PH值等,以及植物生长特征等信息进行实时获取传输并利用,指导科学施肥和灌溉作业。

  在生鲜农产品流通方面,多利农庄也在尝试对储运环境的温度和农产品的水分进行控制,使农产品不因环境温度过高发生腐烂,不因水分不足影响品质。

  在蔬菜配送中,多利农庄坚持使用再生木箱和再生纸等可回收材料,并编制最高效的配送路线,以减少配送过程中车辆行驶造成的污染。

  上海世博会期间,德国馆原班设计团队、加拿大木业协会积极为多利农庄设计了全新概念的发展蓝图,作为他们各自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的一个示范点。多利农庄正在按照这些全新概念,继续投资改善内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多样性,不断丰富有机蔬菜品种。

  随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多利农庄的有机蔬菜变得供不应求,从去年起,多利农庄已开始盈利,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个亿。郭海说,多利农庄的目标是在未来实现年销售10个亿,创立中国都市有机农业第一品牌。

  目前,多利农庄正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分品类跨区域布局”战略,按种植产品的不同属性,进行相应的地理布局,将不易保存的绿叶类蔬菜生产集中在城市近郊,耐储存和运输的块茎类蔬菜分散到土地成本更低廉的地区生产。

  8月12日,多利农庄与上海崇明县签约,在崇明打造全国首家都市低碳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1620亩,是科技部和上海市部市合作低碳农业研发与示范项目。郭海告诉记者,5年内,多利农庄将在北京、浙江、云南、四川、海南等地建立多个这样的基地,满足人们对有机蔬菜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本稿图片由本报记者沈则瑾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