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公国际业务员:我敢打包票,最低也是AA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2:3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玉敏 彭斐 发自北京

    继昨日(8月18日)本报报出“大公国际一年给出156个3A评级”的消息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从该公司网站获悉,短期融资债券评级几乎都是A-1的最高评级。

   记者昨日以某县级市城投公司的名义致电大公国际市场部门,提出想要进行评级。该部门相关人士竟称,“如有保障房项目的话,我敢打包票,最低也是AA。”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行业内部,一些评级机构为了抢夺市场,采取按等级收费的方式,评估费用和信用等级成正比,这已然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A-1级”泛滥

   据记者查证,大公国际网站上公布的350个短期融资债券评级中,仅浙江中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一个信用评级为A-2。

   《大公国际信用等级划分及定义》显示:“短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为四等六级,符号表示分别为A-1、A-2、A-3、B、C、D。A-1级为最高级短期债券,其还本付息能力最强,安全性最高。”

   国内某评级机构相关人士表示:“不仅大公是这样的,国内每家评级公司的短期融资债券评级几乎都是最高级,偶尔有一两个A-2。因为只要发债主体信用的评级在BBB以上,短期融资债券的评级都可以评为最高。短债发行的时间一年以内,一般的企业偿债能力都不成问题。”

   天津一家商业银行的债券市场交易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银行有自己的打分体系,我们没有的话只能依靠第三方的评级,但大多数债券评级都是A-1,也就没有价值了,只能看主体的评级了。”

   该交易员还表示,最近债市情况都不太好,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城投债,跌幅在7%左右。今年有些新城投债都发不出去,部分城投债在二级市场上甚至被恐慌性抛售。

   以2011年2月28日发行的11皖交投CP01为例,大公国际给出A-1评级,但2010年9月其资产负债率就已高达84.6%,评级报告中也提出:“公司营运管理的铜黄高速等路段受建设成本高以及周围路网尚未贯通等影响,目前亏损较大。近年来公司负债规模增长较快,在负债总额中占比高且逐年上升,公司现阶段经营净现金流对债务的保障能力较弱。”不过,这些负面因素并没有影响到债券的最高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11皖交投CP01已从5月13日的100.2207最高点跌到了8月17日的99.4485(收盘价),跌破发行价100。

  “我们的标准更宽一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某县级市城投公司的名义致电大公国际市场部门,提出想要进行评级。接电话的王先生(化名)表示,可以先把近3年的财务数据和公司简介发给他,一两个工作日就可以进行预评,如果预评的结果达到A,发行短期融资债就不成问题;且预评的结果是最低的,正式的结果会与之持平或更高。

   王先生说,如果级别达到了,费用按国家统一规定,主体评级10万元,债券评级是15万元,总价25万元。“如果评级不够理想,我们会告诉你发不了,也不收取任何费用。”记者表示,如果评级达不到级别,能不能“想办法”?王先生明确表示,想要多花钱买评级绝对不可能。

   不过,他一再保证,大公是本土公司,比较了解中国的城投债,在评级上保证会比别的评级公司高一点。“我们对评级的标准认识和其他的(评级公司)不同,我们有自己的体系。比如国外(评级)公司,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地方融资平台和我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国外公司)可能故意不愿意给这么高的级别,我们会看得更宽一点。”

   王还说:“我们给你们这样的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评级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如果别的能给到A,我们也许会给到A+或是持平的。你们县级市的城投公司,又是一家独苗,还有保障房项目的话,我敢打包票,最低也是AA。”

   “与国际评级机构类似,目前我国评级行业收费模式和盈利业务都比较单一,发行人付费的评级业务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评级业资深分析人士罗猛(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介绍说,评级机构主要收费来源是服务费,一般都有个固定标准。从主动要求评级的角度看,对债券、企业等标的的评级以标的的评级复杂性为主要收费标准。另外,在针对一些敏感行业进行评级时,收费比例将相应提高。

   有国内评级机构人士更是透露,一些评级机构以不正当手段抢夺市场,采取按等级收费的方式,评估费用和信用等级成正比。信用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有些企业在发债时,会直接用一定的费用向评级机构买一个较高的评级。”这位人士称。

  “3A”买卖成行业潜规则

   “鱼龙混杂,评级机构逾百家。你这里不行,我可以再找其他的。除非费用问题谈妥,否则无法开展评级工作。”罗猛坦言,以价定级或以级定价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国内评级业自2007年10月18日开始执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收费自律公约》,记者查阅该公约获知,评级前收费已在业界达成共识。

   公约显示,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即协议签署后、开始进场评级前按评级费用的50%收取,发行后收取评级费用的50%。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评级机构多达200多家,这样的市场环境也造成评级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霍肖桦说,目前在国内有较高信誉的评级机构只有4~5家,其他中小型的评级机构维持在几十家,并且这一部分企业经营业务相对综合,行业仍然处于长期树立评级威信阶段。

   “如果是公募发债,主体10万元,债券15万元;如果是借款评级或央行征信,要看企业具体规模,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北京某评级机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一些评级机构为争夺市场、留住客户,出具的结果大部分都是最高级别AAA级,导致了评级质量的事后检验机制如违约率、迁移矩阵等所有这些手段失去了意义。”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董事长朱荣恩说。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董事长关建中曾向媒体表示:“因为现在的评级市场并不大,所以每一笔订单和每一个客户都是评级机构争相抢夺的对象,买卖级别在行业内非常普遍。”

   “在国内,由于政府没有法规明确评级机构归口哪个部门管理,所以在约束力方面只能依靠评级机构的自律以及行业发展依据来发展。”霍肖桦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