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面朝大海 福建跨越新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福州罗源县正经历一次起飞。

  而这不是一个县城的事,这只是大动脉下的一个小动脉端口的活跃点。在海西跨越大发展开局年,福建“小城、同城、通道、大港、大洋”发展战略,正在布局中落点。

  一指点出,力道可计;十指握拳击出,势如破竹。福建将聚集沿海港口,以海西港口群的握拳之势睥睨出击。这一拳面向世界、连接着两岸三地,也将牵动着中西部地区。

  福建,正面朝大海,跨越发展。这是本报三路记者多日来跟随“百名记者下基层”宣讲采访团,走遍八闽各地的最深感触。

  [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像罗源这样小城,福建有许多。而如今,这许多个小城,都在《海西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的引领下,凝聚力量,发挥优势,跨越发展,在新起点上准备来一次腾飞。

  罗源有着令人羡慕的地理优势,罗源湾是全国少有天然深水良港之一,为福州口岸台轮停泊点、对台贸易点和国家临时开放一类口岸。

  曾经,它是贫困县。对于罗源县政府来说,上世纪80年代那一段日子很难启齿,全县仅有畲山卷烟厂、罗源造纸厂、石板材等几个屈指可数的工业项目。

  而如今,该省县域经济跃居“十佳县”。其水产养殖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但罗源并不满足,试图从水产养殖业向临港工业转型。

  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 “大福州”直接把罗源湾纳入福州市级规划,定位于福州港范围。而《海西规划》更是把罗源湾提到了海西蓝图规划之中,罗源湾直接完成了一个政策上的“三级跳”。

  罗源县委书记何代钦蓝图清晰:落实海西部署,实施“港城联动、港口兴县”和“项目带动、工业强县”战略。

  罗源规划5年内建成一批现代化港口群,建设罗源湾为海西枢纽港。到2015年,成为福建主要深水港之一。

  其次,发展临港工业,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投资项目80个,实际投资超过100亿元,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轻工、船舶修造等产业集群。

  比起罗源,武夷山名气要大得多。

  规划中的武夷新区也正在崛起。除了武夷山城区、景区及度假片区外,兴田片区、将口片区、童游片区、建阳片区也将纳入其中。

  在武夷山市,随处可见挖土机的踪影,城市的“美容师”们正在日夜奔忙,希望尽早扮靓这座城市。

  在闽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梅廷旺看来,武夷新区作为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这个新区的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武夷山“双世遗”这一主题,进而凸显城市特色,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这一目标,对于武夷新区来说,并不难。

  南平本就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郭沫若先生挥毫为之赞誉。武夷山、建阳又是闽越文化集萃之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武夷新区不乏人气,加上武夷山名声在外的“双遗”,景色、知名度、品位……这些因素已经为新区的崛起创造了天时地利的条件。

  可以想象,在这张白纸上,未来呈现给人们的一定是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新城。

  [同城演义]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城市再发展,终究是一个城市,个体力量总是有限。要谋得进一步的腾飞,不仅要依托自身,更要借力周边兄弟城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抱团发力。

  “同城化”三个字,让厦漳泉这个闽南金三角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7月底,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在厦门召开。这标志着三市同城化正式拉开了帷幕。厦漳泉大都市区中长期目标是,于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

  厦门、泉州和漳州同属于“闽南金三角”地区范畴,从历史来看,三地的语言、文化、习俗等相近,经济交往、人员往来更是非常频繁。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与历史背景之下,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应运而生。

  省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此次厦漳泉党政联席会议上,提出新的突破思路,拟由厦漳泉联合共建产业园区。厦漳泉有关方面消息,目前三市正抓紧方案对接、规划探索,到今年底,合作园区和重点产业共建区方案,将初步形成。

  新思路是,以制造业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三市制造业合作园区和重点产业共建区,在共建前提下,三地再在产业上进行分工,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培育重点产业集群,真正做到融合、共建。此外,厦漳泉联合招商引入“台资”,成为新设想。

  厦门市代表闽南金三角最发达的金融、经济、旅游环境;泉州市强大的工业实力独占福建龙头位置;漳州的农业经济和原生态环境,引领着闽南金三角的强大潜力。

  强势相加,各个领域动作频繁,力度强化,“1+1+1>3”的效应即将展现,在海峡西岸,真正形成优势产业带,让厦漳泉金三角再展辉煌,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闪亮的名片。

  [打通任督]

  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要实现同城化,必先要有通畅的交通将城市群紧密联结在一起。交通是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厦漳泉,乃至全省的发力点。只有打通任督二脉,方能四通八达,十指成拳。对内更有凝聚力,对外也更有优势和话语权。

  厦漳泉同城化,在紧锣密鼓的部署中,首先就是发展交通。

  对内,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明确提出,三市区域内的公共交通,将实现“一卡通”互乘。这意味着,未来厦漳泉之间将建起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对市民来说,这是对“同城化”最直观的体验,也是最直接的受益。

  城际客运公交化也成为可能,今年5月,全省加快公交优先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将试点厦漳泉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

  对外,厦门新机场——翔安机场的建设,成为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人民共同的期待。新机场增加的国际航线,将使之成为闽南金三角的洲际门户。

  厦门市政府一位高层领导指出,翔安新机场的建设,就是厦漳泉同城化的实质性举措,将同时解决外向经济活跃的金三角对外交通瓶颈。

  此外,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民航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培育厦门机场至国内重点城市的“空中巴士”。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除了厦门、泉州晋江有机场外,漳州也将建设机场。到时,闽南金三角的4个机场,将以翔安国际机场为枢纽,其余3个机场协同参与、互相补充,分流一些客运支线,同时成为其空港范围内的货运中心。

  厦漳泉其实只是全省发力交通的一个缩影。

  《海西规划》明确提出,“要贯通东西通道,依托沿海港口,向纵深推进,向腹地拓展,建设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相结合的东西向主通道。”

  一条以港口为龙头,通往内地经济腹地的大通道正在形成。

  ——以厦门港为龙头,经漳州、龙岩、长汀,往江西与中西部地区连接的通道。这条大通道,主要由国家高速公路厦成线福建段、国道319和龙厦快速铁路、龙赣铁路构成。

  ——以福州港为龙头,经三明、南平,往江西、浙江等方向延伸,主要由国家高速公路福银线福建段、京台线福建段、宁上高速公路、国道316、京台铁路、横南铁路、外福铁路等构成。

  ——以湄洲湾港为龙头,经三明往江西方向延伸,主要由国家高速公路泉南线福建段、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向莆铁路、漳泉肖铁路等构成。

  [海西“大港”]

  大通道的形成,为“大物流”插上了翅膀。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以福建全省为格局的“大港口”,连接着内陆腹地,那么等待这个港口的,将是怎样的奇迹?有人说,这是福建全省一次新的对外开放。

  毋庸置疑,福建有一个先天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海岸线资源:陆域海岸线全国第二,港口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

  追溯到闽从草莱初辟闽越先民始,就有着“靠海吃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以海为田”的生活场面。而航海发达时,又铺就了一条贯通十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可见海与福建人民有着先天的联系。

  有人说,“海”给困于多山的“八闽”来说,如“虫”入海而为腾龙,这也昭示着福建将有一日必然依靠“海”而腾飞。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港湾资源整合,加快建设面向世界、连接两岸三地、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海峡西岸港口群,建设“沿海发展带”的总体布局。要大力实施“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发展战略。

  很明显,从中央到省,为福建全省的发展做出智慧的方略。港口发展已经站上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地位。那就是:港口兴,则海西兴。港口成为福建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而相关人士指出,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思——海西通衢。那就是构建海西“大港”,聚集海西所有港口,构筑群体效应。

  很明白的一个道理,一指点出,力道可计;十指握拳击出,势如破竹。大港口才能带来大产业。

  因此,为打破行政区划为界限而造成的发展“遍地开花”、内部竞争消耗等问题,我省沿海港口开始整合资源,科学布局,集中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原来的6个沿海港口,整合成南部厦门港、中部湄洲湾港、北部福州港三大港口。三大港口功能定位明晰,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新格局。

  海西”大港“,值得每个福建人期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