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观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1:0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追求经济效益谨防中“铬渣”的毒

  □李怀岩 黄浩苑

  就在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看似水落石出之时,随着媒体锲而不舍地追踪和网民不断地爆料,珠江正源南盘江边的庞大铬渣堆以及长期受污染困扰的村民,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铬渣致污”事件远没有结束。

  这是又一起环境污染事件。细细数来,近年来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绝大部分可找到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外部监管不到位以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综合征”,步入“污染-事发-瞒报-曝光-追查”的老路子。

  在此次曲靖“铬渣致污”事件中,产出铬渣的企业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又名“和平科技”,是亚洲最大的维生素K 3和铬盐生产厂家之一,经济效益很好,这样的厂家对地方经济发展无疑很重要。

  但追求经济效益绝不能忽视环境保护,这需要根治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模式扭曲的顽疾。曲靖铬污染事件折射出依靠资源消耗快速获取经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在一些地方仍旧“根深叶茂”,在经济利益和政绩的驱动下,中了“铬渣”的毒。

  曲靖“铬污染事件”暴露出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安全防范意识不到位。铬渣非法倾倒两个多月后,珠江下游地区的广西、广东环保部门才通过网帖知晓情况,被动应对。作为“系统内”的人士尚不知情,公众的知情权又从何谈起?

  “铬渣致污”警示我们,水环境治理打破行政区域局限势在必行,必须加强跨省区流域协调管理,建立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以及跨行政区污染事故的应急协调处理等机制,协调解决跨地区重大环境问题。

  “铬渣致污”还警示我们,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要警惕将落后产能简单移植,将污染包袱甩给欠发达地区,破坏生态安全屏障。如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刻不容缓,需要依法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明确流域上下游地区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规范各类开发、保护行为,建立流域资源共享、生态共保、经济共赢的管理机制,形成合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