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百团到千团从烧钱到缺钱 团购网还能火多久?(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14: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百团到千团从烧钱到缺钱团购网还能火多久?(图)

  无论公关战、人才战、价格战还是广告战,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团购网站间的竞争就是烧钱比赛

  2011年上半年,一线团购网站融资总额占行业融资规模的80%,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加速

  如果今年底明年初有团购企业开始传出盈利的信号,整个行业实现盈利也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从百团到千团从烧钱到缺钱团购网还能火多久?(图)

  【市场动态】

  似乎一夜之间,曾经活跃在成都楼宇电视的团购网站广告被撤下,人们再也听不到“团购上拉手,就这么定了!”“团购就上团宝网!”之类的吆喝。

  关于团购业步入冬天的消息随之铺天盖地传来。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的一句话颇有代表性:“这半年里市场费用涨了10倍,从业人数涨了10倍,运营成本涨了10倍,投资金额涨了10倍,泡沫快跟臭氧层一样大,这个冬天很快来,会很冷。”

  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14日,全国团购网数量达到了5537家。但这个冬天过后,窝窝团CEO徐茂栋认为“将有90%以上团购网站将倒闭。”美团网CEO王兴表示,“全国性团购网站将不足5家。”

  去年3月份,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难道不到一年半时间,就要如樱花凋谢般谢幕?这背后,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大喜大悲?团购网站还能走多远?

  多个公司撤广告裁员

  今年四五月份,成都各大楼宇、公交电视,几乎充斥着同一句广告词:“团购上××”。然而,自7月份后这些广告似乎约好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着团购鼻祖Groupon背景的高朋网上海分公司近期突然开始裁员。据内部员工透露,裁员涉及多个部门,整个裁员将占据上海分公司员工人数的30%。高朋上海负责人解释称,由于公司目前支出大于收入,将调整运营安排。

  开心团、窝窝团等知名网站也开始裁员。据开心网团购员工反映,郑州、厦门、成都等12个城市站点接连关闭,减员规模可能达一百多人。

  (责任编辑:单晓冰)

  糯米网亏450万美元

  8月份,已上市的人人网旗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糯米网总营收仅为110万美元,运营开支560万美元,净亏损达到450万美元,运营成本是收入的五倍。而糯米网的营业情况已属良好,截止到6月23日糯米网员工总数499人,和动辄几千人的竞争对手相比,糯米网运营成本很低。

  糯米网总经理沈博阳指出,团购网站竞争激烈,早晚都要应对亏损,当资本对市场不再追捧,那么所谓的“冬天”也就会来临。

  【记者探因】

  门槛低致恶性竞争

  团购的进入门槛也很低。大量的创业者涌入这个市场,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至5537家,堪称千团大战。

  据悉,购买一套团购网站模版不过几千元,剩下的不过是拉商铺谈合作,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几个人就可以拉出一个团购队伍。简单的商业模式,极低的进入门槛,只要愿意熬夜,对手的任何营销创意可以在当天凌晨就被复制。

  “这是典型的红海,冲进去就得做好‘断胳膊断腿’的准备。”一家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这样说。“团购时代,谁想赚钱谁先死。”换句话说,现在团购网站间的竞争,就是烧钱比赛。

  “2010年年末,团购网站的毛利润还能达到15%~18%,今年以来,恶性竞争使得毛利率急剧下降,甚至降到了5%,甚至还有赔本的。”青岛青年团CEO王楠说,国外团购网站的分成比例为3:7,而国内分成比例只有1:9左右。

  二线团购网站难融资

  面对这样的恶性竞争,投资人也只能捂紧了口袋。要么不投,要么就投那些最有可能胜出的一线团购网站。根据公开的资料,今年1月到5月宣布有融资的团购网站有7家,分别是美团网、拉手网、大众点评、24券、窝窝团、F团、嘀嗒团。

  5月后有融资的仅存美团网与满座网两家,美团网在7月完成B轮融资后,同时宣布启动C轮融资,理由是要在“冬天”来临前准备足够多的资金。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美团、拉手、24券、满座等企业融资总额占团购行业融资规模的80%,显示出创投资本逐渐向市场领先企业靠拢的趋势,也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加速。“团购的第二阵营,多家网站已经资金链吃紧,部分获得A轮融资的企业,已经难以融到B轮融资。”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原因很简单,投资者对于二线阵营的团购网站已经失去信心,不愿再砸钱。”

  没有资本的输血,团购自身难以盈利,一旦烧光手头现有的资金,那么就只剩下倒闭一条路。实际上,许多网站早已在2010年就提前出局。去年秋季,国内1215家团购网站已经有265家网站倒闭,比例高达21.8%。

  【行业展望】

  放慢增速专注服务

  “下半年,网购市场将会很血腥,大范围的洗牌在所难免。”有业界人士指出,团购的折扣不能持久,一旦取消,商家就会发现大量的新客户也就随之消失,这导致团购网站的黏性很低。

  根据17家大型团购网站在40个热门城市的销售数据,7月份团购市场月增速仅在9%,比预计减慢一半。不过,增速放缓也带来一些积极因素,一是团购网站开始计较“折扣率”,团800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折扣已从4月的3.4折上升至7月的3.7折。

  还有一些团购网站已经开始把服务作为目前的核心任务。聚美网CEO陈欧说,“团购网的口碑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消费者满意比砸钱做广告更有用。”在混战中只顾扩张,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尝试差异化竞争

  团800创始人胡琛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根据团800的监测,7月份团购实物销售比例在扩大,本地生活服务团购比例在减小。这意味着以本地生活服务起家的团购模式在发生变化。

  易观国际2011Q2中国团购市场数据监测报告认为,团购模式差异化开始凸现,拉手成为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平台,5-6月份的单月交易量过亿,商品类交易有突出贡献;另外,2季度24券也增加了商城频道;聚美优品正式向B2C模式进行过渡。

  种种迹象表明,团购网站已经充分意识到粗放竞争的高风险与低效率,寻求新的成长模式。领先企业也试图将积累的用户和品牌优势进一步转化。“团购业的冬天或许是个契机。”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称,当团购行业只剩下3-5家企业,资本回归理性,不再被批评“烧钱”,行业转机才到来。

  评论

  团购网泡沫破裂并非坏事

  □高利民

  从2010年初至今,诞生了5000余家团购网站,逐月增长超过20%。用“爆炸”来形容这个场景的繁荣程度,毫不为过。乍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其实,团购的第一季,恐怕已然接近尾声。

  第一季的主题是一个“快”字。投资商惊呼,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快”的增长。“高增长”意味着“高增值”,这是投资大量涌入、估值节节攀高的引力所在。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用户人群还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广度与深度——团购之勃然而兴,乘其时也。这时,“快”与“增长”几乎是同义词。这个阶段,“增长”的动因主要来自市场的自发趋势,这也是投资者的黄金机遇期。

  随着投资的不断涌入,“增长”开始变性,“增长”中被投资所催长的成分在急剧升高。这类投资性催长很容易使得服务和产品趋同,使得投资的衡量标尺从对商业模式、团队执行等的潜心考究转变成对市场份额的简单测量。

  于是,游戏进入了第二阶段,关于明天的“增长”故事迅速演变成了对今天“市场份额”消长的制图画表、称斤论两。这时,“快”字就从关注自身的增长,转变为对竞争对手份额的侵夺,提薪挖角、贴本出货从地下变成半公开甚至肆无忌惮,这就是所谓的“快鱼吃慢鱼”。

  “快鱼”之所以能够吃掉“慢鱼”,是因为“市场份额”对投资的分配有强烈的吸引作用,领先的市场份额持有者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而落后的份额玩家愈来愈难以获得融资。于是,两极分化,强者恒强,而弱者就被迫出局了。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法则作用下,其演变过程呈现出的景象就是所谓的“泡沫破裂”。其实,“泡沫破裂”并非如字眼本身所暗示的那么可怕,推深一层看,“泡沫破裂”意味着市场份额的集中。也就是说,与常识不同,“泡沫破裂”并非意味着投资总价值的消散,恰恰相反,“泡沫破裂”提高了投资的总体价值。

  事前越繁荣、扩张越厉害,事后就越简约、份额就越集中。第一季落幕之时,5000家团购网站中的99%将会出局,“剩”者将不超过两掌之数,但其中的领先者将获得真正牢固的市场地位。同时水落石出的还有依赖于团购混战格局的寄生型商业模式,如团购导航之类的网站恐将烟消云散。

  阳光总在风雨后,第一季尚未落幕之际,第二季的好戏已经可以稍窥端倪——一是趋优消费中的团购机会。二是设计与创意“长尾”。设计与创意是交易费用占比极高的行当,绝大多数的消费品设计创意难以单独定价、更难以事前定价,结果就是99%的设计创意没有能够转化成为实际的产品生产,其中不乏优秀的黄金钻石,这个宝藏开天见日的机会不小。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