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书屋”有地方建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本报讯(记者寇思琴 李新志 实习生 陈晋/文 记者 刘兴/图)萨本珪老人离他建个公益书屋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本报连续两天发出“微公益”倡议后(详见本报8月22日A2版与23日A5版),乌山社区书记王焰表示,可以把社区靠近乌山路地理位置最开阔的两间小屋拿来设立“乌山书屋”,圆萨老的公益书屋梦。
收到这个好消息,当日下午,记者就前往乌山社区查看了两间小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福州市政府斜对面的乌山路边,拐进前往乌山社区办公楼的那条清幽小道,就看见了建在两棵青翠松树间的小屋。王焰打开两间小屋的大门,介绍说,一间宽敞点的房子本来就是社区的阅览室,只要稍加整理,隔壁另一间黄色小屋可以用来做藏书室,就能让萨老心中的“乌山书屋”在这里落成了。乌山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他们提供的场所小了点,但大家想打造一间本土特色书屋的愿望他们一定不辜负。
“最近,全市上下都在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紧锣密鼓地工作着,能把萨老想办的这个公益书屋设立在我们乌山社区,也能成为我们社区的一道文化特色。”王焰笑着说,把这个公益书屋设立在乌山社区,既“名副其实”,又能通过书屋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还能让居民通过为这个公益书屋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此外,昨日一位张先生打来热线表示,可以把自己珍藏的几本与闽剧和福州评话相关的书送给乌山书屋。“书虽然不多,却是珍藏了很多年的书。”
而另一位本土传记家檀文兴,则打算把自己刚刚出版的几本福州本土名人传记捐赠出来。“一本是《陈景润传》一本是《萨本栋传》,这两本传记都是今年纪念厦大成立90周年刚刚出版的,全省的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都还没有这两本传记,我决定先送乌山书屋!”檀文兴在电话里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有了志同道合的“老福州”支持设立乌山书屋,又得到了乌山社区提供的场所,萨老很开心。昨日,他还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翻了半天书法字典,从历代的名书法家所写的字中,挨个把“乌山书屋”四个字精心临摹了出来。他想为乌山书屋立一个漂亮的牌匾。
这间有本土特色的公益书屋的牌匾,究竟如何设计才漂亮,还能有返璞归真的味道呢?是用木头牌匾,还是用铜匾好?如果您有好的建议和资源,可以提供乌山书屋的牌匾,请通过以下3种方式与我们联系,一起为公益书屋出力!当然,如果您有书籍愿意捐赠给书屋,也请联系我们。
1.通过微博(http://weibo.com)以“#东快微公益#”的格式,把你所知道的@东南快报;
2.拨打东快新闻热线0591-87806110;
3.发短信至本报短信平台13489147354(免信息费),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