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天沐:体量增大的合肥别只纠结于“GDP赶超武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日前,安徽省宣布,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撤销地级巢湖市,将其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巢湖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无为县划归芜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市。
当合肥在2010年宣布要建设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时,曾有人嗤之以鼻。如今,这个梦想一夜之间变为现实,“泛长三角”区域的格局陡然生变。合肥通过此次合并,其区域面积比原有的合肥市扩大了近40%,是这次地市合并中最大的受益者。独拥巢湖,使其与武汉城市圈、南京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并立发展,在区域竞争中更具优势。
相对于南京、武汉,合肥在中部城市中曾经是个悄然无声的角色。但近几年,合肥发展迅猛,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其年均17.5%的GDP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一,并连续追赶上太原、南昌。尽管其3000亿元的GDP与武汉尚有较大差距,不过很多合肥人早已死死盯住了武汉,并明确将武汉看作竞争对手和赶超对象。这一点,从每次GDP统计数字公布后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就可见一斑。
那么,“提升GDP、赶超武汉”是不是此次巢湖市撤分的唯一意义呢?笔者以为,如果目标仅在于此,那未免就过于偏狭了。
如今,GDP仿佛成了一些地方官员的“幸福指数”。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失去理性,一味地追求GDP,而漠视民生,这与几十年前的大跃进又有什么区别呢?GDP增长8%、10%,百姓从中得到多少实惠,受益几何?GDP不能代表民生,更不能替代民生。一味盲目地追求GDP,虽然满足了一些官员的政绩欲望和升迁需要,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却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政府的公信力。
年初曾有报道称,北京土地总市值已经高达130万亿元人民币,而2010年美国GDP总量约为14.5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95万亿元,这意味着用北京的地价,“买下美国”绰绰有余。可是,笔者看到这条新闻时,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投资和消费对房地产依赖太大,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这种情况在大城市尤为明显。如今的合肥,体量急剧膨大,它会不会又成为下一个北京?区域合并,是否只为了做大、做强地方的GDP?当地政府对城市合并之后的民生问题又做了哪些规划和布局?
无论什么时候,人民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施政目标。中央把民生作为整个“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时,特别强调了民生问题,并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可见,民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没有民生就没有一切。
的确,民生问题事关百姓福祉,连着民众的心,代表着人们最现实的利益。如何让百姓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应当是地方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而不应再固守着唯GDP的英雄论。
如果安徽当地的各级领导干部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次地市合并的契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察民情、听民声,让收入分配再公平一些,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再健全一些,让百姓的吃、穿、住、行再方便一些,那才是合肥人民之福、安徽人民之福!做到了这些,即使牺牲一点儿GDP又有何不可呢?
新起点理应开启新的征程,新目标理应赋予新的使命。如今,安徽省通过这次地市合并给予百姓新的期待。那么,像合肥这样的省会城市,就不要再纠结于“GDP上与武汉试比高”,而应当将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重视民生,这是一个政府的应尽之责。期待安徽省的这次巢湖撤分能成为民生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也期待安徽省的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时天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 原辖区县“一分为三”
相关评论:安徽撤销巢湖市 能否成"小岗村"式改革模板?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