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一中心一年级新生“试入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09:10 来源: 上海商报
孩子课堂上流露天性 老师适当放宽要求 多数家长不插手
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开学临近,对于新生家长而言,也是一次准备工作的重要实践。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近日开展了为期3天的小学新生开学前“试入学”活动,提前为孩子开学找衔接、设过渡。商报记者看到,尽管家长反复叮嘱,但孩子在上课时表现出的随意走动、四仰八叉的“天性”,仍然比比皆是。
商报记者 唐迎寅 实习生 季张颖
提前尝鲜校园生活
商报记者了解到,3天“试入学”活动是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特色项目。与社会上各大机构所设立的“幼小衔接班”不同,此活动为期短,且根本目的不在于培养孩子的智力,而是旨在使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改善问题,以辅助家长做好开学前的准备。
“试入学”的课程安排大致与正式开学后的形式一致,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老师主要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教育孩子如何举手发言、排队、吃饭,训练坐姿、指导握笔姿势等等。
在采访过程中,商报记者看到,大多数孩子的课堂表现还没有真正跨出幼儿园阶段,上课随意走动、四仰八叉歪在座椅上、任意插嘴的小朋友比比皆是。一位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忙着和刚认识的小朋友嬉戏闹腾,还有的小朋友小动作连连,手中不闲。
大多数家长不插手
“有一个小男孩中午一吃完中饭,就说要回家睡觉了。他们毕竟还是刚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会相应放宽,尽可能地配合他们、融入他们,适当予以管教。”
吴校长告诉记者,“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很多地方需要适应与培养。第一次有了35分钟完整的课的概念,这个跨度是比较大的,我们力求在市教委要求的‘学习准备期’,在思想、生理与行为规范上对孩子进行培养与教育。‘试入学’是一种缩小跨度的尝试。”
记者另外了解到,虽然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但对于“试入学”中“把孩子交给学校,不插手不帮忙”的理念,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支持。然而放手之余,关爱犹在,午饭探访时间,不少家长驻足在教室窗外,用相机记录着孩子的点点滴滴,画面温馨动人。
上门家访提前准备
开学将近,本市不少小学也安排了幼升小老师上门家访,为摸清家庭环境、提前了解孩子做准备。吴校长坦言,“开展‘试入学’之后,摒弃了以往在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下进行家访的弊端,老师会根据3天的上课情况及孩子所反映的问题与家长沟通,这样更有针对性。”
即将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王老师表示,家访更侧重的是对孩子行为习惯上的了解,而并不是去摸查孩子的读写知识能力。
当被问及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小一新生还需做哪些开学前调整时,王老师告诉记者,她不建议家长在学习上加压,在调整好作息时间的同时,心灵上、生活上、物质上都要做好准备。幼升小也是家长与孩子一起适应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