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西安灞桥大力进行产业调整 生态引领创新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09: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在西安举办,碧波荡漾,花红柳绿,每日数万参观者在尽享世界园艺博览会美景的同时,也为西安能有如此水绿交融的生态环境而感到惊叹。

  作为世园会会址的西安市灞桥区,近年来精心推进生态治理工作,使浐、灞两河沿岸重换新颜,为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这一区域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让灞桥区成为西安最具魅力的新城区,更承载着灞桥区以生态重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追求。

  生态建设

  一道清水穿城过

  作为千年古都和西部工业重镇,文化旅游和装备制造是西安发展的支柱。为了拓展空间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古城西安正在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八水绕长安,灞桥有其三。”水是灞桥的特色资源。近年来,作为西安东郊“三水走廊”交汇兴业之地的灞桥区,坚持以生态重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线,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创新产业模式+彰显城市品质”的快速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保护切实有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河”、“大绿”、“原生态”是灞桥区别于陕西其它城区所独有的特色。灞桥区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突出原生态特色,强化城市景观建设,不遗余力地实施浐灞河综合治理,先后建成生态景观区8000亩,形成了20公里绿色生态廊道,为灞桥的发展奠定了“水基”。“大绿”工程、三年植绿大行动也同步跟进,新造林3万亩,累计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建成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灞柳生态园、国家级洪庆山城市森林公园、白鹿原万亩生态林,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2%。

  随着城市向东、向北发展脉络的日益清晰,灞桥区城市建设面积由原来的32平方公里增加到139平方公里,占西安新增建设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为区域发展增添了广阔空间。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西安的主城区还将继续向城东扩展,浐河、灞河、渭河将穿城而过,“人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林中”的美景跃然呈现。灞桥区把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必将加速灞桥生态宜居新城的建设步伐。

  调查手记在城市发展面临“千城一面”的今天,灞桥区通过生态重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向人们诠释着一种区域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那就是以生态建设为引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实现经济发展效益、生态环境质量、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共同提升。

  绿色发展

  合理布局产业兴

  灞桥区的决策者们深知,要加速区域经济的腾飞,除了要实现“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经济,用经济的理念保护生态,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还必须做好转变发展方式、培育主导产业、增强发展内涵力和原动力这道时代命题。

  产业要发展,找准定位是关键。在灞桥的土地上,有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加上灞桥区,形成了“一辆马车、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有力带动了区域内北部、西部、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此为基,灞桥区逐步明晰自身产业定位:以纺织城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生态旅游、创意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同时,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产业结构功能化、组团化,推进产业结构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着力改变产业结构偏轻、企业素质偏低的格局。此外,理性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灞桥东部工业带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和质量,积极引进高新技术、环保新材料等工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有了定位,下一步就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力求新突破,为区域发展聚集新能量。灞桥区注重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择优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对区域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大企业入区发展。明晰的发展战略、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十一五”时期,全区累计引进项目105个,总部经济体15家,实际利用内资1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相继入驻。目前,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快速进展,延长成品油管输末站、国水风电等项目已建成运营;高科·绿水东城、普华·浅水湾、半坡东城国际广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灞桥区按照高新技术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突破的思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业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引导产业向园区、产业带、商圈集聚。目前,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灞桥科技工业园、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园区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灞桥区重要项目的承接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的兴建,可以说是灞桥区将传统企业改革与技术改造升级相结合、将产业优化升级与专业园区相结合、将政府扶持与产业集群化发展相结合、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灞桥区“纺织城”是国家“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和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发展面临困境。为了加快纺织城旧城核心区改造步伐,灞桥区在灞河东岸建成了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作为老企业搬迁改造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灞桥区纺织企业的搬迁,不是简单的企业“腾挪”再生产,而是按照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准,重新定位新企业,配置新设备,研发新产品,覆盖新市场,做精做强纺织产业。同时,积极引进印染、服装加工及展示、家居、纺织品物流、研发等类型的企业,延长“绿色”产业链,形成新的纺织集群。

  计划投资300多亿元的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是灞桥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现代纺织园、先进制造园、服装出口加工园、新兴产业园、企业总部园、商贸住宅带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等“五园一带”建成后,园区将形成年产值近500亿元、税收过10亿元的西安城东现代化生态工业板块,可提供8万多个就业岗位。而在老纺织城5.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完成投资372亿元,建设包括东城丝路商贸中心、纺织厂生产生活区改造等42个项目。

  调查手记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大企业、大项目的纷至沓来无疑为区域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灞桥区的决策者们并没有盲目乐观,他们不仅把好产业选择这道“关”,在产业布局上,也秉持生态文明引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惠泽民生

  宜居宜业新城起

  日前,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今后湿地公园将打造成集河道防洪、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

  区域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成为灞桥区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的着力点。以“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为“蓝本”,该区将在浐、灞两岸打造浐灞河滨水生态居住带,届时将建设项目18个,开发建设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成为西安东部最令人向往的居住区之一。

  观念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对城市生态文明的支撑力。到2010年底,灞桥区生产总值完成166亿元,同比增长15%,取得了5年净增100亿元的好成绩;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历史性地突破10亿元大关,完成10.02亿元。

  生态重建,不单单是城市形象的改善、城市品质的提升,还体现在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上。灞桥区本着“治城与育人并重”的文明发展理念,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改善民生十件实事”;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工程,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68万元,就业培训2.8万人次,新增就业4.4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20万人次;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率先在全省推广,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工作示范区;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经济适用房35万平方米、廉租房9600平方米;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6亿元,城乡医疗救助金812万元,救助低保边缘困难群众1.5万人。

  “十二五”时期,灞桥区将充分发挥“四轮驱动”优势,全力支持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强力推进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坚持“特色建区、生态强区、规划立区、经济强区、产业兴区、城市带区、环境优区”七大发展战略和“生态灞桥、现代灞桥、实力灞桥、诚信灞桥、文化灞桥、幸福灞桥”六大发展目标,努力把灞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实力强大、文化氛围浓郁、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宜居宜业新城。

  调查手记改善民生,是生态重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灞桥区在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着力解决区域发展“内生力”问题的同时,把“生态治理”上升到区域发展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使城市形象得到改善,城市品质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