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巨额利润难掩巨大压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03:4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王胜春

  在美债、欧债危机肆虐国际金融市场,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风潮中,中资上市银行悄然开始披露2011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尽管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国内中小企业也不时爆出“倒闭潮”等消息,上半年各家银行的业绩仍呈现强势增长。在已披露报告的9家银行中,深发展和民生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都超过50%,增长最慢的交通银行也接近30%。银行板块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创利机器”。

  然而,虽然有靓丽的业绩,银行股股价却仍然在沉睡,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估值目前均已降至6倍PE以下,分别为5.36倍、5.39倍和5.99倍,低于公认的七八倍的银行股合理估值水平。银行股的被低估,其实蕴含了市场对银行股持续增长的深深怀疑。

  根据监管部门的有关安排,国内的银行正全面步入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阶段,部分银行将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央行也有意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上述监管政策的变化,使中资银行将面临严峻的政策挑战。

  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要求,就是提高银行资本的保有量,无论是其逆周期缓冲资本要求,系统重要性资本要求,杠杆率要求,还是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计算方法的改变,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的改变,都只有一个目的:增加银行的资本。

  今年5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银行的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并根据经济周期、贷款质量和盈利状况,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已在征求意见,其中对贷款拨备计提也进行了修改。资本新规要求各银行核心、一级以及资本充足率分别要达到5%、6%、8%,通常情况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同时,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计提1%的附加资本。据招商证券预测,未来5年,上市银行将有2800多亿元的股权融资需求。

  而从各银行公布的中报以及此前的表态中可以看出,再融资的确是各银行议事日程上的大事:民生银行5月份通过A+H再融资方案,光大银行拟发行H股,建行将择机发行不超过800亿元的次级债,交通银行虽然表示年内没有再融资计划,却提出“要积极研究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混合资本工具等资本补充渠道”,其以内源积累资本为主的说法,应该可以解释为将减少股利分配。

  虽然从表面上看,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对银行资本的要求,但对中资银行,更意味着经营模式的转变。从2005年末至2011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从20.68万亿元增加到54.6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3%,这个速度是同期GDP增速的2倍多。很显然,目前投资者看到的中资银行的靓丽年报基本上是建立在信贷高速增长条件上,如果市场不能及时、充足地提供资本,资本充足率要求将使依赖信贷持续高增长创造业绩的模式成为过去;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再次启动,利差将持续收窄,依赖利息收入实现的业绩增长的将风光不再;杠杆率的引入将约束银行将表内资产大量转向表外,以往靠表内、表外资产腾挪获取非利息收入增长的手段也将受到根本约束;贷款拨备政策的改变将使银行为新增的不良贷款计提拨备,从而将未分配利润的实现空间受到很大压缩;此外,为满足新协议的流动性监管要求,银行将被迫持有更多的低收益,但高流动性的资产,银行的综合盈利能力面临更大的考验。

  以上各种,都将使中资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困难。而要克服这些困难,只有加快创新,深化改革,从观念、体制、机制上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

  作者供职于北京农商银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