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钱商”绊倒豫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11:3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刘弘毅

  述往思来商丘盟

  2660年前,齐桓公与诸侯两度会盟于葵丘(属今商丘),成就了伟大的春秋霸业。辛卯年夏末秋初,河南商界千百豪雄聚首光荣故地,共谋宏图大计,又是另一番气象。

  30年来,新一代豫商筚路蓝缕、白手兴家,其间或成或败,经验教训,皆为宝贵财富。述往事,思来者,谨以本专题与关心豫商明天的人士共勉之。

   十年人事几番新。

  2011年盛夏八月,河南省郑州市繁华的农业路一家咖啡馆里,乔赢如约而至。

  这个已届知天命之年的男人,身穿军绿色棉质上衣,一头显然是染过的油亮黑发,昔日豪情仍隐约可见,但性格似乎已变得平和,聊天时也不像从前那样让别人插不上嘴。

  整整10年前,曾喊出“将麦当劳、肯德基赶出中国”口号而一度被舆论追捧为“民族英雄”的乔赢,因其创办的红高粱中式快餐连锁店扩张过快,陷入资金危机,最终以“非法集资”罪名获刑4年。

  如今正在二次创业,意图东山再起的他,回首往事最大的感慨是,自己栽在“天生不会玩钱”上。

  “输家”乔赢

  乔赢,军旅出身,拥有哲学和经济学双学位,曾是位于郑州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一名讲师。1990年转业到地方,5年后创办红高粱快餐公司(最初叫“红高粱烩面”)。

  想当年,风华正茂的乔赢更像是商场上一个出色的辩论家,雄心万丈,激情四射。“中式快餐第一人”高举“民族品牌”的大旗迎风招展,此情此景,岂能不让各路媒体乃至河南省内外普通民众为之心潮澎湃?

  时至今日,提起那时候以极低的成本营造出浩大的声势,乔赢仍然津津乐道,认为自己“创造了中国广告史上性价比最高的一次营销攻势”。

  创办短短3年内,红高粱快餐门店增加到了50家,早已跨出根据地郑州,向河南全省乃至全国扩张。其中一家门店,就开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肯德基餐厅正对面,等于是咄咄逼人地当众叫板了。

  红高粱快餐声名如日中天之时,各地商家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加盟,甚至有人拿着厚厚的红包硬塞给该公司的市场拓展人员,目的是为了早点排上号。

  据乔赢自己透露,后来翻检公司内部留存的资料,他才知道,业务最红火那两年,全国至少有1180位商家计划加盟红高粱。

  接下来的故事轨迹,跟中国大地上30年来若干超出常规的“商业奇迹”大同小异:为了维持门店快速扩张,乔赢想尽办法筹钱,包括高息吸纳公司员工资金等,最后演变成为政策所不允许的社会化“非法集资”案。

  乔赢坦言,入狱头一个星期是他有生以来最绝望的日子。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的一瞬间,他都痛不欲生。他说,常常梦见那位受人尊敬和崇拜的“民族英雄”,但冷冰冰的铁窗却提醒他,其实自己不过是个两手空空、前途迷茫的囚犯。

  经过最初的反复挣扎后,乔赢痛定思痛,他把同居一室的狱友们的香烟盒都收集起来,在背面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下创办红高粱数年来的心路历程,狱中8个月时间(2003年4月获准假释出狱)积攒的一大摞原始记录,后来收入《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一书中。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红高粱之所以倒下,是因为扩张太快,但乔赢坚持,速度不是问题,在高速扩张过程中,公司未能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尤其是实施精准严谨的财务管理,才是最大败因。

  乔赢的结论是,当老板的一定要精通财务,只是一知半解的话,还不如完全不懂。

  “不差钱”的亚细亚

  创办红高粱之前,乔赢曾是河南另一个名震全国的“商业奇迹”郑州亚细亚集团的一员。因为怀才不遇,他才决心出走,自立门户。

  比乔赢年长3岁的亚细亚集团总经理王遂舟也是军人出身,行事大胆果断,雷厉风行。他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零售连锁帝国”。

  1989年5月6日,郑州亚细亚商场开业,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8亿元,3年后销售额超过3亿元,媒体一致公认其为“商界航母”。数年之内,王遂舟先后在河南省内多个城市投资建成了6座亚细亚商厦,并将触角伸展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设了9家仟村百货(亚细亚旗下子品牌)。

  那些年里,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郑州亚细亚视察,全国30多个省市区近200个大中城市的党政领导、商界人士也蜂拥而来,学习取经。

  但光鲜的外表背后,是惊人的粗糙内在。

  亚细亚通常不直接从厂家进货,而宁愿少赚一些钱从批发商手里拿货,因为厂家要预付货款,而批发商能够延期打款。当时离郑州亚细亚商场不过1000米的地方,就是中部最大的批发市场。

  时任郑州亚细亚商场的总经理王锋,是王遂舟的得力干将。他曾打算买一件皮衣,手下服装部的人告知,按照内部最低价要2000多元。王锋感觉还是太贵了,悄悄跑到批发市场去,只花1000多元便买到了一模一样的皮衣。

  亚细亚在全国遍地开花,占用了大笔资金,主要靠拖欠批发商货款维持周转,日积月累,不免积重难返。

  但亚细亚花钱却大手大脚。5月6日是亚细亚店庆日,据该集团一位高管后来透露,那些年他们预算中每次店庆的花费都不下70万元,连一场为期3天的小型研讨会,也花掉了几乎同样多的钱。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这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又如该集团斥资900万元在郑州市区南阳路装修好一栋楼后,竟闲置了两年之久;集团某股东从郑州亚细亚商场借出800万元,连借条也没打,后来归还300万元,余下500万元变成“工程款”,最后不了了之;另一集团股东1993年借走商场57万元,一直无人催要。

  上述高管称,即使是亚细亚各大商场营业总额达到5亿元的那些年头,公司报表上显示的年度利润,也不过是70万元上下,只相当于一次店庆活动的开销。

  管理不善,是急速膨胀后的亚细亚最显著的病症。以1997年危机爆发时的郑州亚细亚商场为例:1600名员工中,管理层多达680人,超过总人数四成,管理费用占全部支出的18.6%。一位原先在集团歌舞团当报幕员的23岁年轻姑娘,经过两个月团委书记的“历练”后,由王遂舟正式任命为开封分公司总经理。亚细亚的人事管理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要产值不要利润,要规模不要效益。”这似乎是亚细亚掌舵人王遂舟的特定战略。但这种“不差钱”的劲头,终于导致“亚细亚号航母”撞向了冰山。

  1997年,延续八年的“亚细亚神话”破灭,不满40岁的王遂舟被迫黯然出走,王锋受命收拾残局。没过几年,债务缠身的亚细亚正式宣告破产,一个时代至此终结。

  按照王锋后来的说法,亚细亚新建一家商场,最起码投资三四千万元,开10个同样规模的商场,就需要3亿到4亿元,而即使是集团最辉煌的那5年里,每年实际的纯利润也不到1000万元,它历年来自有资金的积累,估计连5000万元都不到,有的年份一分钱进账都没有。换言之,亚细亚根本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花的几乎全是银行贷款和批发商垫资。

  王锋认为,亚细亚倒下的最根本原因是,“还没怎么挣到钱,就把钱花光了”。

  富豪落马皆因“骗”

  “亚细亚神话”破灭后,又是一个十年过去。2007年,久无波澜的河南商界,突然面临谢国胜、孙树华、李义超三位福布斯富豪接连落马的冲击。

  1989年,当王遂舟展开宏大商业计划第一步,乔赢还在军校里继续最后一年教书生涯的时候,时年27岁,曾做过小买卖、开过小饭馆的谢国胜,一咬牙向生意上的朋友筹借了几十万元,在郑州有名的少林菜馆对面,办了一家专营高端餐饮业的花园酒店。

  谢的杀手锏之一,是在酒店柜台放上十几部砖头一样的“大哥大”电话供客人免费使用,当时手提电话属于稀罕之物,一部至少价值上万元。其后,他在郑州繁华地段连开多家花园酒店,俨然成为河南高端餐饮业的大佬。

  到了1996年前后,郑州市政府实行“抓大放小”战略,将部分经营困难的中小型国企卖给民营企业。谢国胜意识到这些国企所拥有的大片地块日后必定价值不菲,从1996年底起,他先后出手并购酒精厂、中药厂、化工设备厂及塑料厂等9家郑州市属国有企业。

  大量收购需要大笔资金,谢国胜找到了老搭档,任职民生证券的席春迎。在席的指点和帮助下,谢开始了他本来并不擅长的“资本运作”。

  谢国胜不仅将餐饮业得来的全部收益投入到并购中,2002年底,他的花园酒店还向河南焦作上市公司ST鑫安注资1.54亿元,成为其大股东,并一次次地在后者的现金流账面上做手脚,以违规方式解决并购中的资金饥渴。

  尽管公司内部捉襟见肘,表面上谢国胜却风光无限。2005年,他以5.5亿元的财富,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48位。

  谢的野心显然远远超过了其实际能力,并购太多,消化不良,最终引爆各方怨言和矛盾,2007年7月,他以在郑州市酒精厂土地交易中涉嫌合同诈骗的罪名,遭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就在谢国胜案曝光前不久,河南周口市福布斯富豪孙树华(2004年名列第138位),也在一夜之间成了“骗贷”富豪。

  长相憨厚的孙树华出身底层,1983年19岁时起,从农地里回收废旧塑料膜,卖到济南、上海等地,还从云南运回磷肥出售给老家农民。经过多年艰苦打拼,上世纪90年代末期,孙树华手里有了五六十万元现金。

  2000年至2005年之间,孙树华靠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和土地证明,从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等金融机构,先后取得贷款13.6亿元。经过几番腾挪,他直接或间接拥有河南淮阳、商水两县的20宗土地使用权,总面积9400余亩,这些土地可用于进一步的贷款抵押。

  如果没有“内线”,以孙树华的学识和能力,要如此巨量地“骗贷”谈何容易?据说,孙树华曾获某银行批准贷款11亿元,最后真正到手的只有7亿元,其余的钱落入谁的囊中,不难想象。

  钱来得容易,曾经贫苦的孙树华也变得挥霍无度,他出门时往往将成捆的现金放在汽车后备箱里,以备不时之需。

  2007年6月1日,在外地躲债的孙树华遭公安机关逮捕。

  孙树华出事前是河南省十届人大代表、淮阳县政协副主席,同年落马的另一位富豪李义超,“政治光环”更耀眼:全国人大代表和洛阳市政协副主席,他也是河南首位在地级市政协出任要职的民营企业家。2006年,52岁的李以8.8亿元人民币身价,位列福布斯内地富豪榜第342位。

  2007年初,公安局机关立案侦查结果表明,李义超执掌的洛阳中泰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在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共偷逃税款1400多万元。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中泰房地产曾获得过“洛阳市民营企业先进纳税单位”称号。

  另据中泰集团网站介绍,案发前的李义超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先后捐款40余次,捐助总金额达2300多万元。

  纵观受挫豫商的种种唏嘘往事,“钱商”欠佳,想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快钱”,想赚不该赚的“黑钱”,总是让他们进退失据。

  或许正如屡败屡战、至今不肯放弃商业梦想的乔赢所言,当老板不会“玩钱”反而为“钱”所累,那是一大致命伤。

  董昭武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