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优北拓”,产业布局向高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8:13 来源: 经济日报海淀区按照“南优北拓”的思路,优化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将以中关村科学城为知识与技术创新功能承载区,以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功能承载区,推动优势产业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成长性,生产生活服务业更加巩固,资源约束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劣势产业加快退出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为加快核心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陆续迁出多家重点工业企业,为海淀区新兴绿色产业的构建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海淀区还将迁出部分污染排放型企业,推动海淀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了更加科学地规划产业空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海淀区按照“南优北拓”的思路,统筹推进土地的资源利用,优化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将以中关村科学城为知识与技术创新功能承载区,以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功能承载区,“十二五”时期力争新增产业发展空间1200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今后5年,中关村科学城将新建特色产业楼宇约38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时期末,中关村科学城总收入将超过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总收入的比重将达到80%。与南部的中关村科学城相呼应,在海淀北部地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海淀区常务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杨志强说,未来5年,海淀北部将“力争新增产业空间800万平方米,实现总收入8000亿元”。不断汇集的重大产业项目,将让海淀北部成为科技创新的“磁力场”,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不断聚集。
海淀区在产业空间上不断拓展,在产业结构上也有着明确的调整思路。
杨志强认为,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海淀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推动优势产业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成长性,生产生活服务业更加巩固,资源约束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劣势产业加快退出。“我们整个战略部署是这样的:一是依托区域自身科技、文化、教育优势,以信息产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业、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业为先导,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二是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以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及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为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尽快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巩固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发展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导,夯实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础,满足多样化的民生诉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海淀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四是适度发展房地产业、现代农业等资源约束性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五是严格限制劣势产业,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运用市场手段,调整、淘汰一批不符合拓展区功能定位的价值链低端产业。”
这5条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目标只有一个,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让产业的结构更加合理,发展的质量更高。
对于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杨志强说,“十二五”时期,海淀园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抓住能源结构升级、信息技术升级等重大机遇,重点打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三大竞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与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等潜在优势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持续占据产业发展的高端。
“南优北拓”契合了海淀未来的产业布局,也将为海淀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时期末实现总收入达到1.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