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合资企业的自主死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00:11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张志勇

  自主,已经成为中国人最纠结的一件事情。

  8月初,一汽大众的技术负责人甚至宣布,将在2015年前后拥有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有媒体甚至表示,此举预示着一汽大众这家合资企业将成为独立自主的企业。

  合资企业闹独立?根本不现实。

  合资企业是依照中外合资经营合同而确立起来的,这种合同是有期限的。

  比如,上海大众1984年设立的时候,合资期限25年,到2009年合同期满。后来在2002年续约的时候,合同期则延长至2029年。

  合资企业没有任何纯粹属于自己的东西,包括管理者、技术与品牌、市场与收入等等,一切都是因为双方在规定合同期限内的合作而建立。

  因此,双方都不会因为要使得合资企业本身利益最大化而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相冲突。

  我们今天所谓的独立自主,更多地是倾向于中方的独立自主,所以外方更会说不。

  脱离了合同合作双方,特别是外方的支持,独立自主能够真正达到吗?

  最起码,目前合资企业的运转还是更多要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因为他们掌握能够让合资企业是否独立自主的技术与平台。

  合资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外方车企不能在中国单独设立独资企业,如果有一天,政府的合资政策一旦放开,合资企业就走到了尽头。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在1990年代逐步向私人市场放开,市场规模急剧增长以后,外资对于中方的那种市场风险的“共担”就所剩无几了。合资企业因而就形成了一边倒的现象:中方对于外方的严重依赖。

  此时,外方给合资企业的技术与平台即使是过时的,其对于中方掌握技术的要求与努力也是抱有很强的戒心。

  上汽集团数次自主研发的努力都归于失败,无疑就是外方警惕中方做大做强的明显表示。

  今天一汽大众提出将在未来若干年内,掌握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是否就标志着一汽大众具有了独立自主的开发能力了呢?或者说,有实力脱离大众汽车单飞呢?

  对外宣布这种信息的一般都是合资企业中的中方人员,这说明中方合作企业对于从合资企业中获得外方技术的一种期盼和自豪。

  所谓掌握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对谁最有价值呢?

  一汽大众吗?肯定不是。因为一汽大众的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都是以大众为核心,而且依靠大众的技术与管理,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虽然遭遇到了通用、丰田的竞争,但仍然风生水起,又何必对一汽大众的消费者宣告自己拥有了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呢?

  也许,一汽大众所说的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一汽大众的合资自主品牌会有很大帮助,但是这仍然是一种提高中方人员市场、管理、技术能力的过渡,最终这种能力的获得将会帮助一汽集团自主品牌的研发与开拓。

  对大众有利吗?虽然在这种所谓的合资企业的独立技术能力提升上,大众对外的官方声音也一致表示支持和高兴,但是这大部分是期望讨好官方,以获得政策上的好处。

  其实,这种所谓的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对于一汽集团最有价值。

  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重要一部分,红旗品牌虽然具有很高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市场的竞争力却显示出与外资品牌间相当大的差距。无论从技术、管理,还是可持续研发的能力,一汽集团都希望能够从合作方大众汽车方面获得帮助。一汽大众则是获得这种帮助的最好的媒介和平台。

  对此,大众汽车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们虽然会对这种能力的提升要做出相应的姿态,甚至实质上的帮助,但是期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拿出来与一汽共享,则非常不现实。

  最近一段时期,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必须认清的事实是:这种自主品牌终将会因为合资企业本身的局限性,遭遇技术的天花板。合资企业期望独立自主,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本土企业要想取得独立自主的能力,需要依靠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奋斗,或者是更高层面的合作创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