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香港独立股评人:史玉柱游走在灰色地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舒时

  相对于内地媒体对史玉柱“最贵微博(http://weibo.com)”是否涉嫌违法的关注度不同,在香港资本市场,对史玉柱微博的讨论仅限于其对中国人寿的呐喊,甚少有人关注这位民营企业家在信息披露方面的道德问题。

  用香港最权威的媒体统计工具WiseSearch搜索一下,记者们会很惊讶地发现,史玉柱的最贵微博事件,从8月25日以来仅5家香港当地媒体发出了6条信息——其中还有两条属于引述内地报章的内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天致电多位香港券商代表,许多人表示并不知道所谓“最贵微博”事件,而对于史玉柱在微博上的行动是否有违反操守嫌疑,有中资券商的联席董事直言“不好说”。

  香港投资者对于史玉柱的微博如何解读?

  香港投资界名嘴、独立股评家、前富昌证券总经理蔺常念认为,史玉柱的做法属于灰色地带,属于很难界定的一类行为。他表示,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关于中国人寿要收购民生银行一事,在史玉柱以微博形式向外披露的时候,究竟有多少是属于公开资料,还有多少是非公开的资料,目前并不好判断,这是香港市场无法对史玉柱的行动下一个定论的主要原因。

  根据本报记者引述相关资料披露,就在史玉柱发出其微博前几十分钟,中国人寿的副总裁刘家德在中国人寿半年业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寿依然看好银行股,并有意增持民生银行,民生银行无论通过股权形式融资,还是采取债务形式,“我们都会提供支持。”

  “只能说他选择的时机比较好。”蔺常念说,“但如果中国人寿的主管说法在前,史玉柱发表微博在后,他大可以借此说是对于中国人寿的话进行了回应。”

  尽管如此,蔺常念还是认为,史玉柱的做法不够谨慎,“作为董事,他应该不去评论此类事件,因为毕竟属于较敏感的人物,如果他不是董事,则没有关系”。

  蔺常念坦言,在香港市场上,时常能见到不少行走于“灰色地带”的操作者。

  在已有的香港媒体报道中,则多把关注重点放于中国人寿对民生银行的收购上。只有《信报》的一篇评论在文末发出质疑:究竟史玉柱真正目的是向民生股东发出“警告”,还是口头为投资者提供“贴士”,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香港市场对于史玉柱微博的冷淡,反映在其股价上也似乎并无重大影响。有对冲基金经理对本报表示,就民生银行在香港市场的表现来看,史玉柱的微博似乎作用有限。

  “这几天像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股也在涨,而且连涨三天,史玉柱对民生的刺激因素有多大并不知道。”他说。

  从交易数据来看,史玉柱24日发表微博后,当天民生银行的H股下跌了0.78%,次日上升了1.57%,但与当天恒指的升幅1.47%也相差无几。最重要的升幅出现在上周五(8月26日),上扬了3.26%,但是在昨天(8月29日)则悉数回吐,特别是在内地收紧信贷的传闻之下,民生银行逆市下跌了6.01%。

  一个可能原因是,境外投资者更多是从公司本身的情况来作判断。该基金经理评论说:“如果仅仅是从史玉柱的一条微博便做出投资与否的决策,并不理智。我们考虑的因素要多一些,不能每句话都当作重要的决策参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