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1 14: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短短20天内发行量已突破140万册。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拉近了理论和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与热点面对面、同百姓心贴心,架起了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这本书其成功之处也给人以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必须推进科学理论走向大众。理论越是丰富和发展,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要求越迫切,理论武装工作越重要。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掌握真理、运用真理来进行的,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需求期待来展开的,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来深化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在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中推进大众化,在深化理论武装、深入指导实践中推进大众化,在关注热点难点、着力解疑释惑中推进大众化,才能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

  启示之二,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转变作风,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编写组的同志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热点,回应关切,把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深入解读中央政策措施,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充分展示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有利于凝聚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战胜困难、推动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力量。从中可以看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是理论大众化的不变法则,只有转变工作作风,增进群众感情,体察群众生活,回应群众关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方法,科学回答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引导人们树立客观理性的认识,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进而有利于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启示之三,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转变文风,提升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本书最鲜明的特点是“与热点面对面,同百姓心贴心”,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回答百姓关心的问题。好的文风反映了好的作风,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走出书斋,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才能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纳入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让人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理论的魅力在关注民生热点中充分显现,理论的活力在回应现实中不断迸发,《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借鉴。(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