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如何不再拼爹 杨东平建议实施高初中分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03: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马晖
“‘小升初’乱象,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如是说。
杨东平所指的“小升初”,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这个过程。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应采取免试就近入学的方式。然而,近年来北京市“小升初”,已逐渐演变为一场场“择校大战”,包括“占坑班”、“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条子生”等涉嫌择校的方式呈扩大趋势,而符合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电脑派位方式则呈现萎缩趋势。
“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均不足半数。”在由杨东平教授领衔推出的一份名为《北京市“小升初”乱象和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下文简称“调查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
失衡的学校
众多卷入到“小升初”择校大战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是一场“拼爹”的游戏。
继北京教委出台“小升初”相关规定后,各区教育部门在4月底都相继出台了“小升初”相关时间表,大致将小学毕业生分成四类招生:推优生、特长生、派位生(或者对口校、划片就近入学)、共建生。
“几乎所有家长都想让自己孩子读‘牛校’,谁都不想去‘电脑派位’。”一位家长在接收采访时表示,她的孩子今年开学上五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验。
“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杨东平如是说。
在问及为何家长要选择择校而非电脑派位这样的方式,几乎所有接收采访的家长都表示,学校之间差距过大是他们择校的首要原因。
“你去人大附这样的学校看看,学校的硬件配备比如操场、电化教学设备等,就这么一所中学能开11门第二外语课,你就知道为什么家长们要挤破头把孩子往里面送了。”一位家长如是说。
“近年来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被强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示范性高中纷纷恢复初中校,”上述调查报告中如是说。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然而,这一规定基本没有得到遵循。包括人大附在内的6所北京“牛校”,以教育实验的名义得以保留初中部。目前,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四区的45所示范高中,有44所已经建立了初中部,国家要求高初中分离的政策在北京市已被颠覆。
由于这些学校可以通过初中在小学阶段选拔生源,在升学率竞争中独占风光,种下初中名校竞争的“祸根”。
据了解,北京市小学和初中择校费的“法定”标准约为3万元,但因人而异,被要求缴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大有人在。
家长将择校费存到区教委指定的银行账户或教育基金会账户上,但无任何正式单据和凭条。区教委一般按70%-80%的比例返还给学校,要求收支两条线,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
治本之策
日前,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到2015年明显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不久前,北京市又与所属16区县正式签订了区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落实区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责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可以说给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层面的支持。”杨东平如是说。
而在杨东平牵头制订的调查报告中,建议首先取消初中阶段实际存在的重点学校。
杨东平说,“事实证明,初中阶段存在重点学校,是加剧学校差距的择校竞争的根源;而实行高初中分离的城市,‘小升初’择校竞争就比较缓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明晰权责。
上述调查报告提出,今后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归区、县教育局主管,高中和中职院校归市教育局主管;大学附中同样应当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大学附中实行高初中脱钩,分离后的初中归区教育局管理。
对于这样的改革建议,重点学校的反对声音最为强烈,一些重点学校的校长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人为的强制性“削峰填谷”,会降低教育质量。
对于这样的观点,多位专家表示不能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袁连生教授说:“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同样政府功能是提高全社会福利,而不是保护重点学校的利益。”
为了平衡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现已存在的实际差距,调查报告提出,应尽快实施“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因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主要在“软件”方面,需要通过均衡教师资源,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