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增速放缓 自主品牌寻求突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2:2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车企产销增速放缓,利润和市场份额相继失守。经历了快速粗放式扩张后的自主品牌汽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瓶颈。

  高端战略有些超前

   进入2011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明显放缓。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1~7月我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52.34万辆,同比下降1.0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7%,而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

   近年来,不少自主品牌着力于“品牌向上”,放弃了原有的优势市场,追求高端产品,导致战略失误。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走高端路线,现在看来有些超前,仍要“保持住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的阵地”。

  研发决定存亡

   过去,自主品牌在车型上常常带给消费者“山寨”的印象。为改变这一形象,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开始采用国内或者国际联合开发的模式。

   “我们自己也总结过长城汽车的研发失败的车型,比如酷熊、炫丽,尽管我们感觉品质都是不错的,但是市场和消费者并不认可,因此只有放弃。”长城汽车副总经理商玉贵向《每日经济新闻》坦言。

   在国内,众多自主品牌的车型中都有合资品牌的影子,而近期最令汽车设计师赞叹是吉利熊猫的推出,另外吉利帝豪EC7的设计,也获得了中高级车消费者的认可。

   “奇瑞QQ的推出也是参考了别人的东西,但是经过不断研发新品,也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推出M1等车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崔东树说。

  专而精还是大而全

   当国内众多车企纷纷上马微车、商用车和新能源的时候,究竟是要做专而精,还是要大而全,成为摆在国内车企面前的又一难题。

   “目前长城汽车拥有皮卡、SUV和轿车三大品类,这些车型是基于乘用车这一个技术。十年之内我们只做一个技术三大品类,不会扩充到其他品类中去。”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这一策略被解读为“聚焦”的企业战略。而另外一些企业则希望能覆盖更多产品线,去年年底,奇瑞与中集集团等五家公司合资成立的集瑞重卡下线,奇瑞在芜湖总部筹建了年产3万辆重卡整车和5万台发动机的工厂;在河南,奇瑞投资百亿元筹建年产20万辆微型车和8万辆轻卡及机械工程用车的新生产基地。

   “很多汽车企业希望在投资上以多元化策略,求得总量增长。但是从国际汽车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做汽车还是要专,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会剥离自己的商用车业务,专注于乘用车的发展。”陈光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