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部分在美上市企业被摘牌的启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4 23:06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王月平

  173

  2011-9-5

  《投资者报》:中国在美国上市企业部分被摘牌,根本原因是什么?

  姚继平:在会计原则上面,其实中国与美国本来就不一样,很多东西,大家的认知点不同。但既然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了,你就必须使用美国的会计原则。

  比如,在上市的时侯,他们把财务报表按美国的会计原则调整,然而,企业做事的方法和程序没变,还是中国的方式,那么就会产生出入,也许在不知晓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就做了一些违反美国的会计原则或者美国证监会规定的事情。这一点,很多中国老板并不一定清楚,然后突然一天被审计师警告说“你这个有问题”,可能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投资者报》:这些企业要吸取哪些教训?

  姚继平:经过这次教训,大家都在做功课,加强内控。在美国,上市公司都很在意内控(内控指企业清楚地知道钱从头到尾的流向)。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由一两个老板或者家族发展而来,观念很淡薄,他们觉得公司就是我的。

  美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控,不是完全依赖外面的监督和审计,而是本身就有一个内部审计,很多事情可以在内部先发现,然后改正。一般来说,负责内控的人会直接向CEO报告,这样,在事情还没有扩大或变严重之前,它就来得及修正。

  这个制度必须要建立,所以我认为上市公司花在这些管理上的投资,比如内控不能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

  《投资者报》:PE在中国概念股事件当中有没有责任?

  姚继平:PE肯定也有责任。强化内控,教育企业,这是PE投后管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很多PE机构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很多只重视短期利益,也没有资源去做这些事情。

  在PE投资过程当中,如果企业主有这个理念,说我愿意做好,愿意改正这些问题,这样的话,PE就可以尽力帮忙。但有些事情企业的负责人根本就不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会考虑对其投资,我觉得我们要投的企业,需要其老板确实有一个开放的心胸,愿意把企业经营得干干净净,每一毛钱赚的都是合理合法的利润。

  其实,这也是在间接教育企业,你不好好做,就没有人投资。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的话,企业就得想办法改善,但是现在不是这样,大家都在抢项目,不会真正关心企业面临的问题。

  《投资者报》:从普凯投资来讲,在面对投资压力的时候,你们如何解决?

  姚继平:我们会控制投资速度,保持每年3~4个投资项目,以此保证我们的投资标准不会降低,最终给被投企业带来更多帮助,给LP一个不错的回报。

  《投资者报》:听说你们募集了人民币基金,这是否在扩大规模,会不会影响你们对LP的回报?

  姚继平: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的确有一定利益冲突,但是同时管理人民币基金在现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在实际投资过程当中,与企业交谈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人民币基金,你连谈的资格都没有。人家会问你,“你有没有人民币基金?”如果有的话,你才可能与企业继续交谈。等时间长了,感情深了,我们就有机会说服企业主接受美元投资。这样,其实是对美元基金投资有帮助。

  不过,我们没有把人民币基金规模做得很大,这样就不会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当两个基金同时都可以投资的话,我们会按照手上美元现金和人民币现金的比例来进行投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