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好莱坞“反恐” 美利坚的悲喜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02:00 来源: 信息时报

  

好莱坞“反恐”美利坚的悲喜剧
好莱坞“反恐”美利坚的悲喜剧
好莱坞“反恐”美利坚的悲喜剧

  大银幕是美国人精神世界的镜子。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余波,成为好莱坞影视编剧源源不绝的灵感。透过这些情节和人物,可以看到美国人这10年间的心路历程和思想状况。“911”改变了美国人,而他们的反应又令世界发生变化。伴随着袭击和复仇的悲喜剧,美国人不仅没有逃离恐惧,反而更加迷茫。

  全民反恐类

  美国发动了全球性的“反恐战争”,并对国内的情报机构进行重组,强化了各层面的反恐力量。同时,美国民众对反恐的热情和对恐怖的敏感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据说“911”后,美国民众对疑似恐怖活动的举报让有关部门应接不暇。这也是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相关题材剧集的原因。

  代表作:电视剧《反恐24小时》(2001年首播)

  这是美剧历史上第一部全剧以反恐为题材的电视剧,男主角杰克·鲍尔是美国洛杉矶反恐小组主管。有了这个头衔,能有什么精彩的故事被错过?尽管至今已播出8季,观众却百看不厌。

  移民问题类

  “9·11”对美国移民问题的影响是深远的。许多美国人对恐怖分子的宗教热情感到既震惊又恐惧,他们把这种感情无限扩大化。据美国媒体2006年的调查,仍有49%的一般民众认为应该对阿拉伯裔美国人加强监视,41%的人认为即使没有确凿的证据,也可以拘留阿拉伯裔美国人,23%的人赞同警察可以以貌取人,拦阻阿拉伯裔美国人的汽车进行搜查。

  代表作:电影《我的名字叫罕》(2010年上映)

  印移民里兹瓦·罕与单身妈妈曼迪娅结为夫妇,9·11使美国掀起了反对穆斯林的风潮,曼迪娅的独子在由种族歧视引发的争斗中意外身亡。曼迪娅将愤怒发泄在里兹瓦的穆斯林姓氏“罕”上,说只有里兹瓦告诉总统他的姓氏并非与恐怖分子相关,才会与他再次相见。就这样,里兹瓦踏上了艰难的觐见总统之途。

  政府阴谋论类

  “911”后美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开始有了很大不同。根据美国的《反恐法案》,政府可以对公民进行信件、电话等监控,甚至可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公民进行审判和拘押,这也是目前美国社会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因此,“911”事件发生后,与反恐等声音几乎同时诞生的另一种思潮则要数“政府阴谋论”了。甚至还有人怀疑,美国政府可能自导自演了“911阴谋”。而这一论调,在《华氏911》的上映和伊战的爆发后到达了顶峰。一批优秀的美剧都体现出了这种对政府的极端不信任,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恐怕要数《越狱》了。

  代表作:电影《华氏911》(2004年上映)

  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小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华氏911》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这是一部揭露布什为了家族利益,利用这起发生在美国的灾难,去谋求不可告人的个人利益的记录片。导演利用布什自己所说的话,巧妙又令人信服地讲述了这个巨大的谎言。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