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事一议顺民意 财政奖补解民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8:56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各地财政部门积极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显成效

  本报讯 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在积极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过程中,重点选取那些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作为切入点,规范议事程序,健全各项制度,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黑龙江省创新奖补、投入和议事机制,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欢迎。一是创新奖补机制。几年来,全省共有9071个行政村和1468个国有农(林)场逐步开展了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活动,参加筹资人数达1亿多人次,筹资额18.4亿元;中央财政支持5.6亿元,省级财政奖补7.8亿元,市县和乡镇财政及社会累计多元投入14.4亿元。2008年以来,全省共确定和支持先进村1662个、示范村156个。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各市县在广泛筹集和吸引社会资金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省级专项资金牵动、县级财政支持、村集体与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几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农民、企业和个人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和劳务折款达114亿元。三是创新议事机制。黑龙江省规范议事程序,坚持民主表决,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充分发挥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平台的积极作用。同时,打破以整村为议事单位的常规做法,全面提高了议事效率和成功率。

  重庆市财政局按照“突出农村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产增收,实现项目示范效应”的思路,组织开展了全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重点村项目资金申报,坚持申报村项目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得好的优先安排,坚持对探索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的优先安排,坚持对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优先安排。并结合各区县截至7月底的一事一议预算执行进度及资金管理情况,确定了42个重点村财政奖补。

  江苏省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立足早动手,抓质量,突出奖补资金使用重点,奖补工作惠民效应明显。据统计,今年全省实施奖补项目7275个。中央及省财政投入10.71亿元,带动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折资、市县财政安排、社会捐助、村集体出资等投入11.7亿元。目前省财政已向各地下达资金6.34亿元,确保奖补项目11月底前全部完工。

  四川省财政厅今年已下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1.05亿元。一是明确奖补范围。财政奖补适用于增加对公益事业项目的维护和修缮。农村中小学校舍、通村通乡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应由公共财政承担的村级公益性项目,以及举债兴办的村级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不得列入一事一议范围。二是调整筹资筹劳上限标准。从今年起,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筹劳每个劳动力的每个标准工日工价不得超过50元。三是取消重点县和非重点县政策,全省按照统一的平均覆盖面测算各县(市、区)奖补资金。四是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每年省财政厅对工作开展较好、绩效管理水平高的县(市、区)给予一次性激励奖补。

  海南省财政厅制定《海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的预算、使用、结算做出具体规定。据统计,2010年村民筹资筹劳4826万元,各级财政奖补资金4826万元;全省开展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行政村有492个,涉及乡村人口43万;奖补项目670个,已建成或在建项目666个。

  厦门市财政局日前出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方案及工作操作指南。为了减轻区级财政负担,财政奖补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含中央、省财政)承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区为主实施,实行逐级申报、项目化管理、先建后补、报账兑现的管理模式。 (宗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