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现宽松迹象 中国或走出独立格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09: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上周巴西率先降息,成为全球首个货币政策转向的经济体,给了目前不断加息以抑制通胀的全球各国一个惊喜。
受上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及全球经济层面的悲观看法的影响,本周,澳大利亚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将相继议息,市场预测全球或再出现宽松货币迹象。此外,美联储也将于两周后再商讨新的刺激经济措施,不排除会有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再出台。
经济学家分析,本周全球出现大规模降息潮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货币政策掉头需要时间。随着世界经济继续滑向衰退深渊,不排除出现新一轮全球宽松货币潮,但由于中国通胀压力巨大,预计中国将继续保持目前利息及紧缩政策不变,走出独立货币政策格局。
1.
多数分析师下调各国加息预期
全球出现宽松货币迹象
澳大利亚央行于今天议息,并在会后公布利率决定,市场预期利率将维持4.75%不变。同时澳大利亚将于明天公布房屋融资数据,政府支出数据,以及经常账户赤字,市场估计数字大概在76.5亿澳元左右。同日进行议息会议的还有日本央行,并将在周三公布议息结果,市场预期利率将维持0.1%不变。
市场预计澳洲联储在9月6日议息会议中保持利率在4.75%水平不变。但也有部分投资机构预期澳大利亚会降息。其中,澳大利亚AMP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和西太平洋银行分析师则认为澳洲联储将在今年稍晚被迫降息。不过,澳洲央行迄今未提供有关其是否在考虑放宽政策的任何暗示。澳洲联储主席史蒂文斯近期曾表示,全球不确定性升温是否会抑制国内通胀,现在对此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分析师预计澳洲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直至2012年第一季度,此后才会再拾加息步伐。
由于美国和欧洲都各自陷入债务泥潭中难以脱身,目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疑虑加深,几乎大部分分析师已经逐步下调各国加息的预期,而巴西的降息举动更是引发了市场对新一轮宽松政策的预期。虽然通胀高居不下,但是各国需要再出刺激政策的需求似乎重新高涨。
今日欧洲和韩国公布最新的GDP增长情况,瑞士也公布该国CPI数据,同时德国工业订单数据也出炉,随着经济数据陆续出台,市场将看到各国的经济质量的最新状况。
2.
通胀高烧不退经济裹足不前
重拾宽松政策效果存疑
这边才连续加息退出宽松政策,那边却马上又转向重新宽松,全球经济究竟是怎么了?也许,连日大跌的全球各大股指反映目前经济低迷的同时,也给出了答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表示,目前美国经济处于两难,一方面刺激经济需扩大财政支出,但债务率过高未来还需削减。另一方面,刺激经济需货币持续宽松,但目前通胀已开始走高。此外,美国还面临两方面的制度约束。虽然扩大出口有助复苏,但美国的拳头产品高科技出口却受到较多限制。资本流入有助投资,但所谓国家安全法规却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加上目前低于预期的0增长就业数据,连平表示,未来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一洋之隔的欧洲也同样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与希腊政府就该国实现经济改革目标存在分歧,来自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的三方代表团2日暂时中止了对希腊改革的评估。预计新谈判将于10日后,即希腊拟定2012年预算草案时重启。分析人士认为,援助希腊进程遭遇重重阻碍可能导致第二轮援助希腊方案无法落实,并增加了希腊主权债务违约和重组的可能性。
世界经济比预想中复苏得要缓慢和艰难,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复苏一直未曾顺利实现,长期宽松或许进一步宽松势在必行,进一步推高全球通胀,同时对出口国造成影响。对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通胀和经济减速的两难问题,各国的衡量或许并不一致。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美国即使推出QE3其效果也有限。“一方面,QE3是在前两轮QE的基础之上推出的,其边际效用明显递减;另一方面,美国七月份核心通胀率已经达到1.8%,总通胀率已经达到3.6%了,再推出大规模的QE3的空间有限。因此,总的来说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子弹已经不多了。”
周春生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虽然巴西率先下调利率,但美元不断走软,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将导致新兴国家通胀愈发严重,总体上今年预计全球不会出现大规模下调利率的情况。目前,大部分经济体通胀依然未见顶。
(责任编辑:马常艳)
3.
货币政策暂时不会明显放松
国内控制通胀难度加大
外部货币政策有松动的迹象,但国家总理温家宝上周强调,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暗示货币政策暂时不会明显放松。中国与印度目前似乎是紧缩决心最大的两个国家。
但继瑞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机构下调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后,瑞士信贷集团于9月1日表示下调中国内地、香港、印度和韩国等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并指出,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体易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目前处于两难状态,一方面经济增速在放缓,一方面CPI又在不断冲高,抑通胀是首要任务,但如果经济增速降到7%以下,政府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因此货币政策要权衡取舍。估计进一步的大紧缩政策是暂缓,但同时也不会放松。”周春生分析认为,中国由于CPI仍然处于上行通道中,此时降息是绝对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不是非常乐观,PMI数据显示出口订单开始下降,此时进行加息的可能性也在明显下降。
连平则分析认为,考虑到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资金回流,未来外汇占款增速可能下降将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进一步紧张。“如果我国实体经济增速超预期放缓,不排除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
此外,连平认为我国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主要是考虑到未来物价涨幅呈逐步、缓慢回落态势,实际负利率会逐步缓解并消失。此次央行的行为也表明,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央行更倾向于用其它辅助工具替代信号意义明显的利率和准备金率工具。”
不过,若全球降息潮真的启动,国内控制通胀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伤害目前已经初见下滑的出口,同时资本流动剧烈的外币占款增加,防控热钱冲击将变得更为困难。记者黄倩蔚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