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地面沉降立体监测覆盖11万平方公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11:28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2009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3个重点地区的地面沉降调查监测工作,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络已覆盖11万平方公里。这是记者从8月31日召开的全国地面沉降防治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得到的消息。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际联席会议成员汪民在会上表示,要高度重视地面沉降防治工作,通过区域联防和部门联动,将这项工作从强调监测走向强化源头防护和灾害治理。

  据介绍,2007年,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的全国地面沉降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2009年5月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之后两年间,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同时,以全面监控和有效防治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三个重点地面沉区为目标,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安排了重点地区的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专项。目前,三个地区部分重要城市及地面沉降严重地区初步建成了由精密水准监测网、地下不同深度的基岩标和分层标、地下水监测、GPS监测和InSAR空间观测系统构成的立体监测网,覆盖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三个地区全面展开区域地面沉降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1∶25万调查2.7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分别完成1∶5万、1∶10万、1∶25万调查1.4万平方公里、5100平方公里、6.8万平方公里,汾渭地区开展1∶10万调查2万平方公里。在华北平原、汾渭盆地开展了地面沉降防治综合研究,对地面沉降防控区划提出对策建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地面沉降易发区评价与地面沉降控制管理区划,研究制定了地面沉降分区控制目标。选择典型控制管理区开展地面沉降机理与防治控制技术的专题研究,为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会上审议了《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送审稿。与会人员认为,编制并实施规划是避免和减轻地面沉降灾害的有效途径。汪民表示,在“十二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地面沉降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突出的一种灾害,地面沉降防治应当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要从监测走向源头防控和灾害治理,要加强区域联防和部门联动,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规划,推进重点工作的开展。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主持会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地震局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对规划送审稿进行了讨论。

  我国地面沉降立体监测覆盖11万平方公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