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前所未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8 01:5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栏目由高盛协办
专栏文中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的个人意见,高盛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人民币国际化,是在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仍存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的情况下推进的。这意味着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要采取与世界现有主要储备货币不同的形成道路,是前所未有的模式。”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金融大家谈”栏目专访时表示。
夏斌表示,中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是一个金融弱国。这表现为四点:人民币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国家层面存在严重的货币错配;从世界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定价的话语权来看,没有一种价格是以人民币定价的,而跨境人民币结算也才刚刚开始。
“中国要从金融弱国转变为金融强国,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货币来计价,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夏斌说。其新书《中国金融战略2020》提出,这个过程要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来完成。
在夏斌看来,今后十年中国金融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三项。在汇率制度上,力争真正实现市场可信的、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非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配合汇率制度的逐步市场化进程,资本项下的开放也必然是逐步的、慢慢开放;同时,面对当今世界有缺失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不受更大的负面冲击,需要实现与本国经济开放度相适应的人民币区域化。
然而,这一战略选择将面临不可回避的困境。夏斌分析,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汇率环境,资本项下开放的步伐不宜过快,而这就决定了人民币不可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因为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必须允许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意味着资本项下的管制必须完全放开,也就意味着汇率水平只能基本由国际和国内的市场供求所决定,但这恰恰又是中国经济现阶段所难以接受的。
“现阶段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最现实的目标是以人民币离岸市场为支点进行人民币区域化。”夏斌对“金融大家谈”栏目表示。在夏斌看来,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关键是三步:一是先要想办法让人民币走到境外;二是鉴于中国资本项下未完全放开的现实,能让境外的人民币像其它自由兑换货币一样,用于存款、贷款、结算支付、资产管理、投资、汇率避险等全方位服务,形成自身一定的市场交易、循环规模;三是要做到境外各机构与自然人参与、扩大境外人民币市场的持有及市场交易活动,必须让境外各机构与自然人,能通过中国政府允许的人民币可兑换通道,享受或部分享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收益。
最近有专家提出,按照世界现有主要储备货币形成的做法,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序颠倒了;而前一段时间外汇储备之所以大幅增加,就是由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造成的。对此,夏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初期,必然会产生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因为市场投资者看好人民币。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加快扩展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和战略性使用。考虑到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特有困难,政府必须加大政策力度,将部分外汇储备通过各种方式转借给民间企业使用,支持其走出去与扩大进口。
夏斌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顺序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要保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中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不可避免要触动资本账户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因此,特别需要关注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区间的政策搭配和进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不仅在于国际化本身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在于推动资本账户和汇率变化的转轨过程。
“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降低风险的根本之路,在于尽快推动国内金融的市场化。只有这样,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浮动才能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夏斌向“金融大家谈”栏目强调。
(作者:金辉/"金融大家谈"栏目由高盛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