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涨价潮涌 40倍PE引来泡沫争议张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8:4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张建 成都报道
继五粮液(000858.SZ)提价之后,二线白酒的涨价追潮也开始扑面而来。
9月6日洋河股份(002304.SZ)公告称,其将从2011年9月13日起适当上调公司部分产品出厂供货价格,价格幅度为5%-10%。
与此同时,记者也多方获悉,包括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郎酒等二线高端品牌目前也在酝酿涨价,幅度普遍在10%以上。
从涨价幅度看,二线白酒明显不及一线。今年年初,贵州茅台上调出厂价达两成左右,而五粮液涨价幅度也升至二到三成。
不过,导致一二线白酒涨价因素却各不相同。
其中一线白酒给出的涨价理由为供需不足、消费升级和品牌保护。而二线白酒则大多因原辅材料、人工等营业成本上涨而提价。不过与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个位数的下降数据相比,其提价幅度显然大的多,多为两位数。
“一线白酒提价是为了保持品牌竞争力,以持续获取高收益。但这使得涨价成为恶性循环,对市场风险考验逐步加深。毕竟市场接受能力总是有限的。而尚处于品牌建设的二线白酒则是涨价潮中受益最大的,原有一线市场的价格补位使其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并稳固。”四川某不愿公开姓名的酒业人士认为。
从市场因素看,二线白酒乐见一线涨价,为其腾出更多产品的定价空间。而向奢侈品靠近的一线高端白酒也开始沦为市场炒作对象。白酒行业供需关系由此平添了诸多不确定性。作为消费行业风向标,如今更是各大机构抢食筹码的白酒股此时又将经受怎样的估值考验?
涨价博弈
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86.13亿元,同比增长49.96%;利润总额183.08亿元,同比增长59.14%。增速分别高于食品饮料行业和全部A股,后两者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5.37%和27.15%,利润总额增速为42.52%和25.88%。
从营收看,五粮液、贵州茅台仍是白酒行业龙头。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茅台营业收入仅次于五粮液。但从毛利率来看,茅台的毛利率提高了0.09%,五粮液则下降1%。
市场普遍认为,这与贵州茅台年初率先转嫁成本的提价策略有很大关系。而五粮液9月起涨价则是意在消化成本的同时,提高全年毛利率,从而缩小与前者净利润的差距。
与毛利率仅下降1%相比,五粮液此次提价二至三成力度则明显超出市场预期。而这对二线白酒的基于成本上涨的提价产生了直接推动作用。
据2011年中报数据显示,洋河股份白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49%,中高档白酒毛利率下降幅度达2.14%。而包括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伊力特、酒鬼酒、老白干酒在内的多数白酒企业上半年毛利率出现下滑。
洋河股份此次涨价幅度明显胜于以往。此前的2010年10月15日,“蓝色经典·天之蓝”系列产品提价仅5%,而此次同一系列产品的提价却达到10%。
不过,与一线白酒涨幅超20%相比,二线白酒的提价则显得谨慎。“二线白酒转嫁成本的诉求要大一些,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而一线白酒提价则明显存在品牌维护和提升诉求,涨幅显得很大,对市场可能存在损伤。”某白酒上市公司人士如此说。
一线白酒终端价格过高是前述人士颇为担忧的因素。据他称,过低出厂价与过高终端的巨大价差是目前一线白酒大幅提价的直接动因。茅台多次提价就与其过大的中间差价有密切关系。
但事实上,出厂价与终端市场价几乎同步进行,对差价却影响甚微,成本往往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而诸如贵州茅台等供不应求的稀缺品种目前还因成为投资品而加深了市场炒作。
在涨价刺激下,白酒股在二级市场更成为热宠。长城证券研报显示,一季度以来,白酒行业上涨30.02%,跑赢大盘34.76个百分点;二季度,基金超配食品饮料行业4.21个百分点,与1季度相比,增加0.62个百分点。二季度,机构持有的白酒股票市值比一季度增加388亿元。
估值争议
尽管五粮液、洋河股份并未对涨价给出业绩预判,但明确表示将对公司2011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对此,有券商研报按五粮液的提价公告进行推算,如果以其2010年财务报告数据为基数,此次提价五粮液或将增加主营业务收入8亿-10亿元,提升毛利率约6个百分点至80%左右,可增加约6亿-8亿元净利润,合每股收益约0.16元-0.21元。
尽管如此,市场却仍不乏白酒估值的争议。有市场人士认为,白酒已存在透支未来收益、股价高估的风险。白酒特别是一线品牌白酒不断提价,其实与中国国情以及公款消费有很大关系。一旦这种消费方式改变,白酒行业高估值根基就有可能崩塌。
而一线白酒2011年PE已超25倍,二线白酒2011年估值也已达40倍。据统计,一线白酒2010年动态PE震荡区间最低19倍。最高33倍;二线白酒2010年动态PE震荡区间最低30倍附近,最高45倍左右。因此,根据目前公司估值判断,板块上涨空间已经收窄。
不过,也有人士认为,白酒特别是一线品牌的价格涨幅远远大于通胀,是良好的抗通胀防御性品种。股价虽高,但不能说已见顶。
接受记者采访的白酒上市公司人士则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白酒行业景气度至少还会维持五年,公司收益也会相对稳定。但股价高低仍要依市场而定,很难界定是否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