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贾卧龙:楼市“限购”、“限价”副作用不容小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15: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限购令”、“限贷令”、“限价令”等“行政手段”接二连三,使得楼市调控现状扑朔迷离。层出不穷的“限字令”能否成为楼市“调控良方”吗?知名房地产投资专家贾卧龙博士认为“行政手段”若不能和“制度改革”相配合,不可能实现楼市深度调整。违背市场规律的“一刀切”乱供需,恐令房价在限令撤销后产生报复性反弹,那时会对房地产行业和置业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本网对文章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限价”比“限购”更可悲

  作者:贾卧龙

  学习香河“好榜样”,在今年6月中旬廊坊香河首开“限价令”之后,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争相挤入“限价军团”,在二三线城市限购重压之下,地方政府“以限价代限购”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然而,限购已非“上上之策”,用行政手段调控楼市本就难逃“计划经济”嫌疑,限购只不过是等待保障房大规模建成之前“以限购换时间”的无奈之举,而一锤子限价就更非“调控良方”,从一定意义上讲,限价要比限购更可悲。

  临门一脚却抽回 “制度改革”恐失良机

  从“限购令”到“限价令”,为了数据而数据,为了房价而房价,行政手段再度升级。反观楼市调控现状,一方面是“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行政手段”一路狂奔,另一方面却是土地招拍挂制度改革、房产税改革、房地产金融制度改革等“制度改革”远远落在身后。而行政手段再怎么登峰造极,也不可能“单打独斗”实现楼市深度调整,“行政手段”和“制度改革”两条腿走路,楼市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想当初,“限购令”虽然行政色彩浓郁,但楼市体谅“以限购为保障房换时间”的深意而对“限购”给予了更多的宽容和忍耐。“限价令”则与“限购令”有着诸多不同,经过“史上最严调控”的长期洗礼,调控行至深水区,成交低迷,楼市压力重重,在此关键时期,“制度改革”有望迎来深入开展的大好时机,尤其是调控终于行至倒逼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的关键节点,土地财政欠“临门一脚”有望得以改观,而地方政府一纸“限价令”无疑又将这临门一脚半空收回。面对楼市调控,地方政府不是拿出足够的勇气摆脱地方财政,而是绞尽脑汁绕过“限购”,变相维持土地GDP,“制度改革”恐将痛失多年一遇的良机。

  “一刀切”乱供需 房价报复性反弹“虎视眈眈”

  “五十步笑百步”,作为楼市调控的行政手段“限购”、“限价”都“治标不治本”非长远之计,副作用不容小觑,“限字诀”一旦取消,房价很有可能报复性反弹。而“限价令”直接对楼盘定价的行为本质上是“揠苗助长”,会令市场定价机制失灵,明显违反市场规律,而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迟早会受到市场的反击。茅台酒和食用油限价的经验告诉我们,“限价”的后果,不是导致市场缺少供应,就是限价结束后市场自发的“补涨”行为。

  此外,作为“一刀切”的界限,“限价令”的标准界定需要大量市场调研与专业分析,而地方政府匆匆上马的“限价令”是否做足准备?即便这一房价目标定的尚算合理,但操作中的“限价令”难免为了数据而数据,事实上,为了走出一个“好看”的房价,很多地方已经不公开的对楼盘入市实施指导价,只给价格低的楼盘发放预售证,价格高的只能等。如此一来,平均价格倒是下来了,实际房价跌了吗?“一刀切”乱供需,只限房价不限成本,地价居高不下,建筑成本、劳动成本逐日高企,限价只会扬汤止沸。若开发商为了降成本不择手段,则会造成对房地产行业和置业者更大的伤害。

  “限购令”作为一种行政手段,一旦取消很可能引起房价报复性上涨,已属可悲,若地方政府普遍“以限价代替限购”,则更加可悲,此举不仅会扰乱供需,而且对房价实质性下行无太大实际意义,更可能令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痛失良机,怎不教人扼腕叹息?

  贾卧龙的博客:http://blog.ce.cn/html/65/115165-1169556.html

  (以上观点仅供网友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内容请点击:网友热议

  (责任编辑:李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