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命运 观全球变局一扇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1 15:42 来源: 东南快报不知不觉,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楼的那个惨烈画面已经过去了十年。
十年,这一足以划分两代人的时间概念,对那些亲历者和旁观者来说,却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情绪和与众不同的意义。政客如布什,因此得以在高位上大展拳脚;包括新华社、凤凰卫视等华文媒体在内的新闻人们,在职业的本能下成为那场灾难的记录者;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9·11”的间接影响令这里的人们十年来饱受摧残……
十个人,或许无法勾勒出这十年的全貌,但他们的命运,却是观察“9·11”和之后十年的一扇窗。
布什:功过成败皆因“9·11”
美国第43任总统,主政期间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西部“牛仔”出身的小布什信奉“以血还血”。当“9·11”发生后,美国的命运由此发生转折:原本小布什准备要解决的一大堆事关国计民生的内政问题,变成了必须以战争为中心——美国迅速确定了“9·11”袭击的发动者来自“基地”组织,该组织的首脑藏身阿富汗。2001年10月,阿富汗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和其后的伊拉克战争,无疑是小布什总统任期里最重大的决定。
“9·11”彻底改变了小布什的总统生涯,除了发动战争及在全球反恐外,他还推动了美国政府情报机构改革,建立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与国土安全部。他亲自授权中央情报局对“9·11”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等人动用水刑、秘密批准国家安全局监控美国境内的电话与电子邮件通讯……
萨达姆:“9·11”的政治牺牲品
伊拉克共和国总统
自萨达姆被美国人从地窖中活捉的那天起,萨达姆就从一个政治强人变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政治符号,其逝去意味着他成了“9·11”的政治牺牲品。事后被证明与“基地”组织无关的伊拉克也已转变成“新一代恐怖分子滋生的温床”。
尽管布什曾含蓄地承认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与“9·11”袭击无关,但在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士兵)还要留在伊拉克。”时,他的回答是,萨达姆是个威胁,(他的政权)需要被推翻。他被关起来,世界也安全了许多。”
拉登:“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
“基地”组织头目
从“9·11”开始,本·拉登被全世界熟知,并成为一个时不时给世界带来震惊的符号,他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而“基地”也逐渐转变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不满,象征着一场不对称战争中的极端手段,但本·拉登只是恐怖主义的一个代表,如何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将是未来所有国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拉姆斯菲尔德:
被记住的“战争贩子”
美国前国防部长,至今仍拒绝承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是美国政界当中少见的实干型右翼政客。正是由于拉氏等人的加盟,小布什总统在自己的第一任期(2001-2005年)期间拥有了一个高度执行力的行政班子。这些右翼政客的行为也给布什政府带来了一个别名:战争内阁。
在“9·11”的催化下,颇具争议的《爱国法案》得以通过,小布什政府得以获得充分的行政特权。拉姆斯菲尔德高效地、毫不犹豫地利用了这些特权。除了在任期间发动的两场战争足以使拉氏“青史留名”之外,他还以发表“老欧洲”等以立场划分敌我的言论。
伊拉克是拉姆斯菲尔德的滑铁卢,迫使他结束政治生涯,退出布什第二任期的内阁。在“9·11”的各种阴谋论当中,拉姆斯菲尔德即便不被认为是“9·11”的黑手之一,也至少被认为是受益者之一,因为他借机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军工和石油利益集团从中获益。这一点拉姆斯菲尔德无论如何也无法替自己洗刷干净。
顾震球:
在满眼伤员的街头记录
《国际先驱导报》驻联合国记者
在突然发生的重大灾难性事故面前,立即逆着逃难人流冲向前去的,除了消防人员和警察外,就是冒着生命危险赶往事发现场的新闻记者。在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发生5分钟后,激烈的新闻竞争就在“第一时间”展开了。
在位于曼哈顿的第二大道上,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往来不断,各种警笛声响成一片。当我们靠着记者证,通过一道道警戒线走了20个街区来到第40街时,警察拦住了我们的汽车,告诉我们任何人不得越过警戒线一步。
不得已,我们只好就近停下车子,分头徒步采访,我在混乱中走访了医院和急救中心,采访了许多皮破骨裂的伤员,并在大街上对惊慌逃命的人们进行了现场采访。
在克服重重困难返回分社驻地后,我用英文写下了报道这一突如其来灾难特写的第一段:突然之间,纽约市全变了:行驶的车辆少了,路上的行人多了,他们在惊呼、喊叫。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的大楼被毁,许多人都惊呆了……
巴特勒:开始新生活需克服压力
纽约市消防局官员。十年前参与“9·11”事件救援工作
巴特勒记得,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46分左右,他所在的纽约市消防局六号梯队正要换班,突然,头顶响起飞机掠过的轰鸣声。接到警报后,六号梯队立刻进入世贸中心北塔楼开始救援。
对巴特勒而言,过去的10年其实是短暂的10年,因为“9·11”以后,纽约市消防局进行了包括重组消防系统、培训年轻消防员、更新技术设备等一系列繁琐的任务。而他自己,则需要克服焦虑和巨大的压力,开始新的生活。
乔良:美国需认真反思“9·11”
中国著名军旅作家、空军少将,曾准确预言21世纪初美国会成为恐怖袭击目标
“都让你们说准了!”“9·11”发生的第一时间,就有许多人给我打电话这样说。当时正好在国防大学,电视上的画面是第二座楼开始倒塌。
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国对恐怖主义都是有形的警觉和打击,对无形的东西没有真正思考。他们去追踪基地在什么地方,如何杀死他等等,这些都是有形的。但是对于什么造成恐怖主义,什么使得其在全球蔓延并且主要对西方,这些都没有去反思。
希恩:反战母亲的辛酸泪
54岁,加州人,美国著名反战人士,被称为“和平母亲”或“反战母亲”
希恩曾是加利福尼亚州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平静的生活止于2004年4月、长子凯西在伊拉克阵亡之时。希恩此后奔走在美国各地,宣传反战主张。2005年8月,她开车来到布什总统位于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私人农场外露营达26天,要求面见布什,并要求立即从伊拉克撤军。这为希恩赢得了“反战母亲”的称号。
作为美国反战运动代言人,希恩经常去世界各地参加反战集会。
阿曼娜:喀布尔“隐藏的脸”
阿富汗百万名战争寡妇中的普通一员,她和逝去的丈夫育有3个孩子
数据显示,在2006年,阿富汗战争造成的寡妇超过100万,首都喀布尔约有战争寡妇3万至5万,被称为“寡妇之都”。十年里,阿曼娜像所有寡妇一样出门穿着从头罩到脚的布尔卡,还没有人见过她的脸——“阿曼娜们”因而也被称作喀布尔“隐藏的脸”。
事实上,阿曼娜的丈夫死于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开始前夜。阿曼娜回忆说,“他回家后没过多久,被塔利班发现,说他走私,他被打了一顿,抬到家时已气绝……”
贾迈勒:
伊拉克每天都是“9·11”
伊拉克人,长期担任《国际先驱导报》驻巴格达特约撰稿人
不错,“9·11”是个悲剧,但我们伊拉克人很大程度上是那场悲剧的牺牲品。伊拉克与本地区其他国家一样,和“9·11”没有太大关系,但这却成为布什政府出兵伊拉克的借口。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堪比“9·11”的血腥事件中。恐怖袭击事后,我的祖国随后遭到的侵略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从此丧失了对生活和家庭的安全感。
总体来说,尽管我们受到萨达姆政权的严格控制,尽管该政权给我们带来了战争的灾难,并且因不负责任的致命错误而遭到严厉制裁,但我们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活得很自豪,也很有尊严。
但“9·11”打破了这一切。事实上,“9·11”正中美国大企业和政治精英的下怀。现今的一切事实表明,美国在“9·11”后奉行的政策改变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相处的方式。这将迫使美国人民、穆斯林和全世界经历数十年的腥风血雨,直到理智和正义占据上风。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