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茧丝绸协会2011年第二次理事会在大理州祥云县召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09:47 来源: 商务部网站![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2011年8月26日,云南省茧丝绸协会2011年第二次理事会在大理州祥云县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进行茧丝绸产业行情分析,研究制定秋茧收购指导参考价,通过协会明年到期换届的有关决议等。
会议认为,近两年茧丝绸产业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波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茧价和丝价一路飙升,茧价和丝价大幅度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鲜茧价格达到了48元/千克,生丝价格达到了42万元/吨。但是,从今年6月份以后,价格持续回落,目前生丝价格已落到了30万元/吨左右,估计还会落到28万元/每吨左右。按此丝价推算,如果鲜茧价格超过30元/千克缫丝厂就难以承受。
会议认为:茧价和丝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去年全国蚕茧产量减少了25%以上,今年上半年缫丝厂的原料茧青黄不接,供求关系导致了涨价;二是去年印度降低了15%的生丝进口关税,生丝出口订单增多(印度占了中国生丝出口量的70%);三是浙江省嘉兴蚕茧期货市场估计有人为炒作抬价行为;四是国内市场的扩展;五是受其它农产品涨价的影响。
今年6月份以来茧价和丝价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人民币升值、美元危机和欧元动荡等因素的影响,订单减少生丝出口困难;二是今年上半年的茧价和丝价是非理性上涨,违背了价值规律;三是企业难以消化今年春季高价蚕茧的亏损压力,企业贷款困难;四是企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涨,缫丝成本增。
会议建议各单位多向政府、企业、蚕农、蚕桑管理业务部门汇报宣传,让大家正确认识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经过几次价格的波动以后,必然会加快东部地区茧丝绸产业的萎缩,云南发展茧丝绸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一定要坚定信心、相互理解、同舟共济平稳过渡价格波动的影响期。同时,提出以下几项建议:一是科学定价。今年秋季蚕茧收购价格企业要做好亏损准备,尽量保证鲜茧收购价不低于30元/千克(经分析,目前蚕农的承受价是25元/千克),尽量保证农民收入;二是提高扶持效益。地方政府把扶持资金放在农民的蚕茧补贴上,也号召企业尽量出钱进行蚕茧补贴,通过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三是规范市场。规范蚕茧收购市场秩序,实行优质优价政策,提高产业效益;四是提高桑园产能。提高亩桑产茧量,加强间套种,通过提高生产效益增强农民抗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四是建立保障制度。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和蚕农三方建立蚕桑风险保障基金,或者由政府协调实施蚕桑保险,增强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五是要规模化发展。今后的蚕桑基地布局要突出重点乡村,扶持大户,通过规模化实行专业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进一步加强协会工作。实现茧丝绸企业全员入会,增加蚕桑业务单位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进入协会的理事会,加强信息交流、经营合作、相互监督,提高协会的自律能力、服务会员和政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