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太平人寿总经理郑荣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孙小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09:0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太平人寿总经理郑荣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孙小林

  本报记者 孙小林 上海报道

  作为一家1929年就在上海创立的民族企业,太平人寿1956年根据国家整体安排移师香港。2001年,太平人寿在内地复业。如今,刚好10年。

  看似曲折的过程诠释了这家企业的百年历史,不过,同时作为一家10岁的新企业,亦面临着在继承传统时如何不断创新的挑战。

  太平人寿总经理郑荣禄用“开放”驱动“创新”的逻辑来回答这些问题。在郑看来,太平人寿之所以开创了内地寿险业很多第一,皆因为对内外开放,进而带动企业不断持续创新。

  截至2011年8月底,太平人寿的总资产已达到1269亿元,这或可理解为这家大型保险企业10年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郑荣禄认为,创新就需要不断破解“老习惯、经验”,在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下,在透明的环境中持之以恒地进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破解“老习惯、老经验”

  《21世纪》:你如何看待创新在企业里的应用?

  郑荣禄:到底什么叫创新?我觉得它的基本特征是“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太平人寿在内地复业开始,就一直本着这样的创新思想。其中,有三个方面是大胆创新,且对整个公司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一是战略上创新。

  2001年复业时正值中国加入WTO,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寿险业立足,公司肯定不能按照老的运营模式去经营,这就需要较为创新的思维。

  我们进行了调研,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主流业务是团险,几乎没有银行保险,所以在复业之初我们定位于以银行保险为突破,以团险为重点,以个险为基础。这种准确的定位和创新,使得太平人寿在第一个五年快速发展,很快抢占市场实现盈利。可以这么说,太平人寿首开了寿险业银保合作的先河,在业务发展模式和渠道组合上进行了创新。

  第二,在后台的运营支持模式上,我们也有新的观念、思维和方法。具体来说,太平人寿是中国保险市场第一家没有在分公司出过保单的公司。此前,其他寿险公司都在分公司出单,电脑部、契约部都有。我们则把全国所有的数据集中起来,通过保单管理系统进行全国集中开单,这对太平人寿的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中国寿险业的运营管理也是一场革命。

  第三是产品的创新。太平人寿在高端客户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成绩,实现了产品创新,专门为高端客户设计了相匹配的高端产品,真正满足高端群体的、百万以上保额的保险产品。

  《21世纪》:如今越来越多寿险公司在抢夺高端客户,如何进一步创新?

  郑荣禄: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对高端客户群体进行开发,但在实际操作中,理念和观念上都没有突破,虽说要做这个事情,但还是用老习惯做,实际上是没有创新的。

  比如,要开发高端客户,就需要做一系列工作,对高端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认识其发展规律。而且这种客户开发需要形成一种体系,配套的要有对高端客户的认识,设立符合高端客户的产品体系,并且后台的运营体系要升级,销售队伍的培养体系要跟上。并且,这几方面是关联的。

  文化创新是根本

  《21世纪》:在太平人寿,创新的根本基因是什么?

  郑荣禄:文化上的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实际上,太平人寿就是要打造在中国寿险市场最开放的一家公司。

  太平人寿文化的核心就是开放。我们提出“开放、分享、专业、成长”,八字的核心是开放,只有开放了才会有分享、专业、成长。

  美国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竞争力,关键在于美国是一个Open society(开放社会),美国对各方面开放,比如对人才的开放,对价值观的开放。

  如果一家公司是开放的,创新能力自然会出现,这是一种文化。具体而言,公司作为行业的一分子,它与行业的交流是否开放?跟社会之间的互动是否开放?公司内部是否开放?总公司和基层之间是否开放?不同分公司与不同分公司之间是否开放?

  《21世纪》:这就涉及到一个管理上的创新,如何管理这么大的、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企业?

  郑荣禄: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机构多、人员多,所以,对我们而言,创新又回归到我先前所说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

  举个例子,我们希望满足销售人员对销售理念更新的需求,因此打造了一个电子平台“个险晨讯”,把所有最新动态、销售技能都发上去。每天下午5点由总部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到各级机构。第二天一上班,全系统所有员工都可以分享。而且这种分享是双向的,一方面,总部刊登需传达的信息;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业务人员的优秀技能和经验也可以放上面共享。久而久之,全国各地的业务员彼此虽离得很远,但通过这个平台又感到非常贴近。这个工作我们10年来一直坚持做,效果很好。

  《21世纪》:你认为创新的最大障碍何在?如何通过持续的创新来维持竞争力?

  郑荣禄:我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主义,所以我经常说心态开放,心要包容。

  如何保持持续的创新,我个人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二是制度。以我们公司为例,虽然我们无法预言未来,但我相信,只要公司的员工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态度,这个团队至少在很多领域不会落后到哪里去。

  在制度上要鼓励创新,比如公司内部可以设置鼓励创新的制度和体系,这种创新一定要有很明确的标准,这反过来也是对创新文化的实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