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评:"地沟油"何以在一片"严打"声中流向百姓餐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13: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近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捣毁6个制黑窝点,抓获嫌疑人32名,同时查获食用地沟油100吨。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9月14日 《检察日报》)
在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各部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公安机关展开“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之际,能成功侦破这起大案要案,令人欣慰,值得祝贺。但欣喜之余,我们不禁还要问一句,在一片“严打”声中,“地沟油”如何能一路“闯关”,流向了老百姓的餐桌?
一是源头没卡死。有报道称,在不少城市,餐厨垃圾没有专门的部门回收。据笔者了解,这些餐厨垃圾的回收职责被赋予了城管部门。说实话,对大型餐饮单位,集中回收尚可实现。但对于为数众多的小饭店、小餐厅、小食堂,集中回收费用高,难度大、实施较为困难,难免存在回收乏力甚至缺失的问题,这是造成“地沟油”流向社会的主要原因。
二是执法不到位。按照有关职责分工,食品采料、生产、流通和使用,分属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及卫生等部门分段监管。仅以本案为例,“地沟油”不但流入河南、山东、河北的粮油批发市场,甚至有制药企业在使用“地沟油”做药物培养基,还有部分非食用油企业已注册食用油品牌,用“地沟油”进行勾兑生产食用油。由此可见,在对“地沟油”“地下产业链”的查处上,相关部门缺乏积极作为甚至是不作为。所以,监管不尽责不到位,是“地沟油”源源流淌的关键原因。
三是合理利用渠道不畅。“地沟油”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以用作生产生物柴油等化工产品的原料。但一些企业为什么要涉险用于生产食用油?一方面是因为分离容易、加工简单、成本低、利润高,高额暴利吸引了不法分子和企业参与其中;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生产出的生物柴油,没人收购使用,在市场上销路不畅。这恐怕是“地沟油”不能科学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因。
四是监测有脱节。本案中生产“地沟油”的“黑工厂”,打着生物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的旗号,干着非法炼油的勾当。但现实是,对“地沟油”进行再加工的生产企业,没有明确的监管单位;对“地沟油”及其危害也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对跨省作案,跨行业违法加工销售案件的查处,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这些都给相关部门监督执法、办案定罪带来困难。这些监测管理上的盲区和滞后,是纵容“地沟油”肆虐不可忽视的原因。
如此看来,要从根本上管住“地沟油”,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需要科学规范、统筹兼顾的工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立体实施。
笔者有如下五点建议:
一是切断地下网络。突出源头治理,避免“地沟油”外流。鼓励社会各界监督举报,坚决取缔“黑作坊”、“黑窝点”、“黑工厂”,切断非法回收、加工、生产、销售“地沟油”的利益链条和产销网络。
二是严打违法行为。依法从重从快惩处违法犯罪分子;严格落实食用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监管执法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粮油批发市场及其他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鼓励人们自觉抵制使用。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教育引导消费者掌握辨别“地沟食用油”的常识,打消贪图便宜的心理,不购买不使用“地沟食用油”。
四是启动问责程序。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广泛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执法行动,实现无缝隙、无盲区、全覆盖、全过程监管。对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不作为的部门及单位,实施最严厉问责。
五是探索无害化利用。推进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实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探索科学利用“地沟油”的方法和途径,开辟生物化工产品销售市场,让“地沟油”华丽转身,造福社会。(王评)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地沟油是如何流向餐桌的?地沟油大案揭开黑色产业链
相关评论:
如何预防“地沟油流向餐桌”
对“地沟油”需严打与疏导并举
彻底捣毁地沟油产业链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