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查地沟油不能打偏方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5:24 来源: 深圳商报

  由于有公安部直接指挥,国务院食安委强力协作,打击地沟油已然成为一场全国范围的“清剿”运动。可以预见,重拳之下,必然会有一大批谋财害命者将被绳之以法,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仅靠这种运动式的方式,不可能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有些地方为了对地沟油的生产实行“全产业链”的清除,连走街串店收购潲水的老农民也抓了起来,这就有打偏了方向的味道。

  地沟油的问题是回流到了我们的餐桌,危害到了大家的健康,而不是因为地沟油从根上就不应该存在。相反,地沟油还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吴创之介绍,这种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的使用效果完全一样,价格也不比一般的柴油高,而且燃烧充分。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50%的二氧化碳、70%的二氧化硫,空气毒性可降低90%。

  因此,查地沟油的关键,是要厘清两个逻辑链条:第一个逻辑链条是,如何让地沟油不会回流到我们的餐桌上;第二个逻辑链条是,如何让地沟油发挥它该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这两个逻辑链条服务于两个不同的目标,但只有同时做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逻辑链条。

  据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估算,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人们吃到地沟油的概率超过10%。

  许多消费者甚至不少执法者的思路都很简单——不允许生产地沟油,这个危险不就彻底解决了吗?

  如果真能做到,这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问题是,绝对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一是生产地沟油本身并不违法。二是生产地沟油的门槛极低,任何人只要想做,都可以毫无障碍地参与到产业链之中。三是有市场需求,不愁没销路。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花再大的行政成本,也难以取得期望的效果。

  既然从源头上难找出路,不妨从终端想想办法。地沟油可以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料,也可以回流到餐桌。就好比一把菜刀既可以生产美食也可以杀人一样,让地沟油回流到餐桌,不是地沟油自身,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让让地沟油回流到餐桌的人都是“明知故买”,很少存在“不慎上当”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管好这最后一道关口,就有可能阻止地沟油回流餐桌。

  那这一关能不能管好呢?至少按照目前的管法是不可能管好的,要真想管好,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仅要有明确的执法部门日常执法,还必须充分动员、鼓励、奖励各种民间组织、社会志愿者、普通消费者都主动参与到监督执法的工作当中。因为这件事直接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利益,如果制度设计得当,相信会得到最大程度的社会响应。

  第二,要通过国家立法,让以身试法者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以起到法律的阻吓作用。比如,可以参照醉驾入罪的做法,追究违法者谋财害命之刑责。再比如,在经济处罚上,绝不能再重复过去罚而不纠,用缴罚款购买违法权的做法,而要引入处罚性处罚的理念,要让其有倾家荡产之忧才行。

  再说第二个逻辑链条。

  要让地沟油到该去的地方发挥作用,就需要国家发挥主导作用,给地沟油创造通畅的合法出口。加拿大有个经验,就是在2010年9月1日颁发了《可再生燃料法》,要求汽油当中应包含5%的可再生能源成分,而在柴油以及取暖油气里要包含2%的可再生能源成分。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加拿大全国所有的动物脂肪、厨余废油、大豆和菜籽油等炼制的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只能满足法律要求的40%的配额规定。

  看来光“打”是不够的,更要有建设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