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第一眼”:生意的本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8 13:50 来源: 北京晚报

  

“第一眼”:生意的本质
“第一眼”:生意的本质

  生意逻辑

  《财道》:你在投资实践中和平时反复提及“生意的本质”,作为一个民间草根,行走证券江湖的根本逻辑在于哪里?其中的本质能否再向投资者简单诠释一下?“第一眼”:“生意”这个词儿,我觉得比“商业”这个词儿来得更贴切,生生不息之意。生意的本质就是现在投入100元本钱,未来能有多少生生不息的收益率。每个人做生意,都是先要想办法搞懂它,对不对的另说,觉得看懂了,即是定性。接下来是盘算这个生意值多少,投多少,未来收益率多少,如何避免不赔老本,自己心里要有个数,即是定量。

  不过,定性花的功夫占绝大多数时间,看懂一个生意需要很深的功夫,“功夫”的潜台词就是不容易练成的功力,如果看错了,就赔钱,没什么话讲。定量花的功夫其实很少,对报表熟悉的话,有的十分钟就搞定了,小学生加减乘除的算术题。

  《财道》:你为什么会认为证券市场实际是大众理财去的地方?

  “第一眼”:证券市场的“投资”实际和现实商业的“投资”是不一样的,证券市场实际是大众理财去的地方,传统商业的投资是项目可行性分析里面的那套收益率办法,理财投资收益率的办法和它们不一样,请大家要注意到这个分别,否则不会对股市有一个清晰认识。

  理财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物是无风险收益率,如存款利率、债券利率,什么是安全边际?内部收益率一定是高于债券利率,这是最起码的边际之一。

  现实商业投资收益率目标肯定高过理财收益率目标,虽然我们说买股票就是做股东,但细究起来,现实商业的原始股东和证券市场的股东其实是不一样的,原因是前者参股的收益率目标和股民股东收益率期望值不一样,所以原始股东总会占到大便宜,因为他们入股是按照商业收益率计算的,若按照理财收益率去计算目标收益率,没人去做原始股东的。

  巴菲特曾一语道破本质,股票就其经济特性而言,其实非常类似于债券。他老人家第一句,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这个道理只要和投资价值有缘的人,5分钟就能接受。股票是一种债券,这句话,让我认知股票的水平从黑猩猩直接进化到了人类,我以前从未有过这个认识。我们去定量,比如现金流折现办法,是以无风险收益率为参照,正是围绕股票这个特质展开的。

  《财道》:很多投资人都发现最近林园开始高调了。那么,您认为目前股市明显存在的“瘦子”和“胖子”在哪里?

  “第一眼”:林园近期在沉寂了四年后高调,我倒是非常认可。可能有些不同的是“牛市初期”的说法,我不搞“牛市”和“熊市”的研究。我认为牛熊都是事后才知道的事情,牛熊唯一的作用是给予投资者非常态的机会,如果牛市来了,是提前给你一个兑现收益的机会。熊市的话,又提前再给你一个难得买便宜货的机会。人类发明的股市在这个角度上看是很有趣的,同样一家企业,牛的时候贵得不得了,熊的时候又便宜得不得了。

  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只是应对而不是预测。根子上还是企业,是便宜还是贵了。如果一定要说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目前2400多点应该就是头熊。不管别人买不买,反正,我买了。

  目前的“瘦子”,在我自己能力圈内,有高端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业,消费行业里的家电连锁,以及与改变世界手机、电脑消费习惯关联的生意,它们目前的现金储备和经营现金流、负债水平符合估值要求。有色金属行业目前还不够瘦,再瘦个20%至30%,那身材就让人心动了,会动手。

  至于胖子,A股大部分企业在任何点位都是胖子,唯一不同的是虚胖和胖上加胖,没兴趣多看它们一眼。

  金融股有意思,这几年折了一批人的腰。业绩倒非常好,成长性简直令欧美银行大佬羡慕嫉妒恨,市盈率一直创新低,不断地给你便宜货,分红率超过定期存款,想去市场融资补充资金,想融多少融多少,哪怕昨天说不能再融,因为都不好意思了,后天又来融了。如果根据投资定量计算,买银行股是笔好生意。但定性我就不知怎么去定。因为一直不懂,所以也没投资过,只是做过套利,不过它们不会总呆在便宜的地方,前提是通胀局面被控制住了。

  资产配置

  《财道》:2007年大牛市的时候,你曾预见性地提醒仓位控制非常重要。那么在今天,像很多投资者早已满仓,一些人则是融资买入,资产配置有多重要?

  “第一眼”:做投资,最核心的是资金管理,而且不要融资借钱,这是纪律。如果2007年四季度没有从股市配置出现金,2008年的那个寒冷的冬季会白白错过,目前的资产总值肯定是完全两样的。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股票和现金分配比例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应对股市出现的极端情况,不单是股票,现金也是一种投资,在熊市便宜货出来的时候没有现金买东西是不令人愉快的。

  具体分配方式为:长期部位+套利部位+现金,比例是变动的,主要是因为套利引起的比例变动,长期部位基本上是不动的,除非出现极端热的情况。

  个人经验,80%仓位即视为满仓,20%现金是为应对极端冷情况的。谁再高明,也高明不过明天,股市数年间不定期会出现极端恐慌时候,老股民都有经历过几回的滋味,而且以后还会反复下去。

  目前我是接近80%,至于极端冷20%现金能否用得上,我也不知道。我们不预测,包括是不是牛市来了、熊市来了,我们是应对,出现什么情况,就怎么应对。

  《财道》:市场的热点偏好多是“成长股”,有投资者喜好用彼得林奇的PEG法估值,你从来不用的理由是什么?

  “第一眼”:股价是市场对企业未来的预期,是未来的预期而不是现在的业绩,PE就是市场对这个预期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对现在业绩的表达。这也部分解释了有些企业几十倍、上百倍PE还在涨,银行股几倍PE不涨的原因。股价是预期游戏,它是确实存在的,不能都认为上百倍PE是庄家干的。

  G是指企业未来业绩增长率,然而,世事难料,企业的明天谁说得准,行家也只能估算个大概。PE和G是企图提前预测准确两个未来变量,一是预测未来市场会给多少PE,二是预测企业未来会有多少增长率,两个都是变量,用来估值并不靠谱,不信的话看看这几年的银行股,不是某一时期,是几年的跨度,用PEG没办法解释,很多做银行股的朋友很可能吃了这个亏。

  目前市场一部分人似乎还有一个误区,认为这几年增长率是30%,那么可以给30倍PE,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不是说如果连续几年增长率30%,不可以给30倍PE,前提条件是这个未来增长率要确定下来才可以,而商业世界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

  《财道》:黄金作为一个投机品最近比较热,作为经历过多个周期的投资者,你对黄金的投资有何看法?

  “第一眼”:黄金目前是每盎司国际金价在1830美元左右。我对黄金有点历史经验,曾记得1993年金价是280美元,当时是因为做期铜,每天都要关注国际行情。2003年金价大约是350美元,而美元自2000年以来贬值了40%多。如果说因为美元贬值、通货膨胀导致金价上涨,但美元印钞机并不是这几年才开动的,以前有过更厉害的通胀,黄金10年多都没怎么涨过。

  1994年中国的通胀率达到24%,钞票大贬值,1995年时我记得黄金是150元/克,大家也像现在一样嚷嚷着黄金保值。如果1995年买入150万元人民币的黄金,留到现在,大约值400万。但1995年的150万是个什么概念?金价大涨是这两三年的事情,尤其是今年。俗语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但现在是乱世吗?

  巴菲特近期也说,全世界的黄金可以铸成一个高67英尺的巨大金块,但它都不会实际生产出任何东西。唯一的希望是,某一天另外一个人会支付比你买入时更高的价钱来买进。黄金如果因为看不懂错过就错过了,黄金股也是。

  投资不需要勇气

  《财道》:一些“价值投资者”认为现在是牛市的开端,需要坚持和逆势,你是否也如此认为?

  “第一眼”:确实有一些说法,比如价值投资者“难在被怀疑被耻笑时候的坚持、自信与淡定”,“难在逆势而为的理性、清醒与忍耐”,我不认可这些。投资价值的人,因为看到了物超所值,就买了,不是逆势,倒认为是顺势呢,做生意的人,好的东西进货越便宜不是越好吗。纯粹的生意行为,和别人怎么看没什么关系吧,看到便宜的好东西买了,需要忍耐坚持才搞得定吗?不过清醒倒是要的,不清醒会做糊涂事。诸如此类一些心灵鸡汤式的语言,觉得难免有内心拔高自己的情结,但和投资是无关的,投资就是投资。

  《财道》:段永平曾说,投资不需要勇气,譬如用一块钱买十块钱的东西。那么在你看来,投资需要勇气吗?

  “第一眼”:一块钱买十块钱的东西,需要商业能力,任何事情都需要专业的功夫,生意眼光是一种功夫。人类的每一样专业,都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就的一种功夫。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虽然商业不需要高智商,但它是另一种天赋。当它卖一块钱的时候,你知道它值十块钱,事前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能做到的,不需要勇气,用勇气去做的,恐怕不是那个东西,勇气还不如透明的空气。

  《财道》:好的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眼”:好生意都有自己的基因和特质,巴菲特三句话就把它们说完了,1、我们能够理解该公司的业务。一个真正意义的好生意必须具备持续性的护城河。2、管理层能干并且可靠。3、合理的价格。别人我不知道,我平时潜意识里大概也就这三句话的东西吧。

  《财道》:对错误的一次总结胜过10次成功,你有没有自己曾经的投资“滑铁卢”?

  “第一眼”:有!不是曾经,现成的就有,也是目前较大的一个“铁炉”。比如一只航运股,彼得林奇所谓有爆发力的困难反转性周期行业,2008年下半年买的,2009年卖了一批套利,2010年又买了一些。糟糕的是,这笔买卖占到了20%的比例,可是现在的股价比1664点还要低,没打算补仓,因为觉得这个生意看不懂了。

  《财道》:你平时酷爱山地车运动,这似乎是项需要一定勇气的运动,能否给投资带来一些灵感?

  “第一眼”:功夫在诗外,这个运动教给了我很多实用的思考方法。山地赛道对专业技术要求蛮高,摔得重的话,骨折、缝线的事情还是有的。我因为是搞投资的比较谨慎,不懂不去碰,见到高手就请教,然后按照高手的办法练,没出过大事故。

  投资和运动相通,就是要善于学习高手的东西,高手点拨和自己在赛道盲目练习,效果真的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我是蒙头练,好多都是错误的,摔得皮破血流还不知怎么摔的。

  骑山地车能让投资人脑子休息,强健身体,而且还可以每日搞些小旅游,方圆百里没有去不了的地方,单调的投资生活不单调、低碳环保,符合价值投资原则,物超所值。

  《财道》:能否推荐一本最近正在看的好书?

  “第一眼”:王阳明的《传习录》。对很多有上进心的朋友,可以在知行合一上有所得。知道怎么去用功,以前很多时候用功方法实际是错误的。

  本报记者 丁文亚 J145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