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交所专家详解IPO被否原因 成长性不足信息披露不实成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8 21:33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段海涛

   企业IPO的热情越发高涨,但对于众多企业IPO被否原因外界却知之甚少。

   15日,在山东省金融办、山东证监局、省科技厅联合举办的“新三板”挂牌与股权投资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专家以创业板为例,对IPO审核过程中发审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被否案例进行了分析,这对山东企业提高IPO成功率显然大有裨益。

  最关注成长性

   “企业首先要弄明白自己是否适合在创业板上市。”深交所专家分析说,创业板在成立之初即打上了高新技术的烙印,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服务等九大行业,企业如果不在这些行业之内,很可能会被劝往中小板上市。

   “审核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有8个方面,包括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规范运作、主体资格、募集资金运用、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上述深交所专家表示,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不足是企业IPO被否的最主要原因。在这其中,审核机构很注重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以防止人为操纵成长性。

   “按目前的创业板发行市盈率,每股收益提高1分钱,企业就能多募集1500万元,所以企业操纵利润的动力还是很强的。”上述深交所专家表示,审核收入持续性时会重点进行客户分析,对客户的集中程度、单个部门的依赖性、市场在地理上的分散程度等进行考量。

   “如前五大客户中有一个前几年都未出现,最近一年才出现且销售占比较大,就会引起关注。”专家表示,胜景山河就是因为其某个大客户与公司有股权关系被否的。“大客户对业绩影响很大,审核中对此非常关注,前五大客户一般要求提供销售合同、原始销售单据等材料。”

   在中小板、创业板的审核中,技术服务费这一特殊业务也会被重点关注。

   “技术服务费对收入影响较小,但对利润影响很大。”专家称,一般对技术服务费会采取调阅进账单等方式核准真实性。如华谊兄弟(300027)在申请上市报告期内出现了一项品牌使用费,具体是和某房地产公司签订多年的品牌使用合同,每年1800万元,在审核中即引起发审人员的注意。尽管核查后确认该项收入是真实的,但还是被作为非经常损益扣除了。有的企业则因为扣除这项收益导致成长性不合标准而被否。

   专家表示,审核中还会对企业未来成长性进行分析,把毛利率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如果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差异过大,或是报告期内与企业前两年差别太大,都会引起关注。

  切忌过度包装

   上述深交所专家表示,企业IPO时信息披露要真实、准确、完整,切忌过分夸大自身的行业地位、竞争力优势、技术先进程度等。“最关注信息披露内容的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一旦披露不符合事实,就会被竞争对手举报,很多过会未发行的企业就是因为被举报。”上述专家称,信息披露符合标准即可,过度包装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还要重视原始财务报表问题。”上述深交所专家称,中小板和创业板80%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上市前经常追求利润最小化,以逃避税收。如此一来,IPO申报报告期内的利润相比以前就会增长明显,会被要求作出合理解释。“企业要重视审计报表和原始报表的差异,如果差异过大,又没有合理解释,被否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对于募集资金运用主要看是否用于主业,所投项目是否已经获得相关部门备案、批准,如果属于扩大原有产品产能,则关注市场容量及企业管理水平是否能跟上;如果属于投资新产品,则关注所用技术是否成熟可靠。

   上述专家表示,以后企业上市会越来越容易,企业如果有上市的想法,就要早做准备;上市工作应该由董事长亲自抓,并尽可能了解IPO规则;改制方案则要精心设计,避免资产业务不完整而产生大量关联交易和潜在同业竞争。

分享更多
字体:

滚动新闻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