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两次量化宽松不见效 奥巴马没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0:08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小晓

  美国当地时间9月7日下午,一份报告被秘书递交到奥巴马手里,翻开报告,奥巴马手心出汗了。

  这是来自美联储的褐皮书。奥巴马痛心地看到,美国经济复苏依旧缓慢。许多辖区的工业生产扩张势头减弱,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就业市场还算平稳,但也没有什么好征兆。

  距离2012年大选只剩下1年,他必须立即拯救美国经济,更要拯救自己。

  镇不住场子的总统

  第二天一早,奥巴马就带着一份总额为4470亿美元的促进就业计划来到了办公室。当天晚上7点,他迫不及待地在国会演讲中将这一计划公之于众,并要求国会立即予以批准。

  面对总统如此迫切的演说,会场多次出现嘘声,反对的声音甚至来自于他自己的党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何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奥巴马此举的确有保全自己总统之位的意思。因为现在是大选前较为敏感的时期,只有不断出台有效的政策来拯救经济,才能有希望帮助民主党获胜。

  美国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表现满意度又创新低,在1500名受访者中,明确表示不满者占54%。这是奥巴马的民意支持率首次跌破40%。

  奥巴马“生不逢时”,赶上了美国经济最跌宕起伏的时期。在奥巴马执政的3年里,他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主动或被动地出台一些经济刺激政策,忙得就像一个拎着急救药箱的外科医生。

  2009年2月17日,面对次贷危机,奥巴马签署了名为“美国复苏及再投资法令”的经济振兴计划,涉及金额高达7870 亿美金。这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对经济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干预。

  尽管奥巴马再三强调,“如果没有这笔资金,美国可能陷入又一次大萧条”,但共和党却认为这笔资金增大了美国的赤字压力,属于“极大的浪费”,同时也没有令失业率降低。2010年2月,一项民调也显示,只有6%的美国民众认为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发挥了作用。

  危机过后的美国经济似乎一直没有缓过劲来。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美国刚刚启动的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加上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失业率仍然维持在9.5%以上的高位,二次探底的担忧开始弥漫市场。

  于是,在2010年8月,美联储决定再次实施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发货币购买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每个月购买额为750亿美元,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

  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于2011年6月底如期结束,但收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RDQ经济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约翰·赖丁指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是个可怕的错误,我认为它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反效果。它让通货膨胀率上升,让最需要还清债务的人手头更紧了。”

  此外,奥巴马还采取了诸多救市与振兴举措,包括政府注资、债务重组、限制高管、重振制造业等。但所有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无法让疲软的美国经济重新振作起来。

  “你不能说奥巴马的这些举措是错的,但很多问题根深蒂固,不是立刻可以解决的。例如他想重振国内制造业,但大部分制造业已经转移到国外了,美国劳动力成本又高,所以至今收效甚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研究人员杜兰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杜兰还指出,两党的政治分化严重也是奥巴马屡屡受挫的原因之一。“共和党不是说奥巴马政策好就支持,而是压制奥巴马的一切成就,让他办不成事。加上奥巴马很年轻,资历较浅,很多老的议员和官员给他很大压力,他也压不住。这些都是他这几年成就有限的原因。”

  希拉里当总统也一样

  9月4日,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如果2008年入主白宫的不是奥巴马,而是国务卿希拉里,那么现在美国的情况肯定大不一样。

  民主党内渐渐传出支持希拉里的呼声。前总统克林顿的幕僚里德表示,部分党员已开始后悔当初舍弃希拉里。民主党策略师皮尔斯称,奥巴马已无法打动人心,民主党需要像希拉里这样的强硬人物。

  宾夕法尼亚州前州长伦德尔是克林顿家的好朋友。他表示不相信希拉里在任期结束后会真正退休,因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入主白宫”的诱惑恐怕让她很难抵挡。他预言,希拉里将参与并胜出2016年的总统大选。

  希拉里入主白宫,美国会真如切尼所言“大不一样”?

  杜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希拉里和奥巴马都是学法律出身,在经济问题上也是半斤八两。同时,每个政府的决定都不是总统一个人作的,而是决策层共同讨论的结果。因此,总统无论是奥巴马还是希拉里,影响不会特别大。

  《纽约》杂志评论员John Heilemann认为,如果希拉里上台,将会延续和奥巴马大同小异的经济战略。在这样低迷的经济下,所有的民主党人都选择刺激经济,而根据希拉里本人的强硬特点,她只会推出更大的刺激方案。她对经济和商业的理解可能比奥巴马稍强,但对就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他们二人的区别是非常小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奥巴马团队里很多人过去都是辅佐希拉里的,包括萨莫斯、盖特纳和奥斯扎格。因此,无论奥巴马和希拉里谁执政,这个团队都会拿出同样的时间表。

  共和党翻盘?

  奥巴马的支持率不断下滑,其对手的支持率则一路飙升。

  得克萨斯州州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目前稳居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之首。根据拉斯姆森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全国性民调显示,佩里的支持率达44%,奥巴马的支持率为41%。

  佩里特别关照小型企业的发展,因为他认为只有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才是美国大中型企业生命力的开始。佩里任州长期间,借此为当地增加了100万个就业岗位,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也为佩里的竞选加分不少。

  佩里还主张,美国不应该用举债的方式来解决经贸和金融危机,并反对用量化宽松的方式来度过危机,因为这样会养成一个“以债养债”的坏传统。佩里因此提出一个爆炸性的口号:“是让美国人重新工作的时候了。”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汤本认为,这个口号不仅能够鼓动所有共和党人,也能鼓动部分偏右的民主党人以及个人奋斗意识较强的美国民众,因为这是基于美国的传统观念:“所有的午餐必须自己打工赚。”

  如果我们相信佩里会为美国带来更多的就业,那么另一位共和党候选人洪博培则将通过他和中国的亲密关系,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商贸机会。

  虽然目前形势来看洪博培的获胜几率渺茫,但只要共和党最终能够夺得总统之位,洪博培将极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政府决策层中。

  “洪博培前驻华大使的身份不论实际作用有多少,至少是一个姿态,表明美国未来会更注重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这对美国自己也意味着潜在的商机。”何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